【学思践悟十九大·扶贫干部心声】毕英民:从村民躲闪狐疑到“老百姓惦记你”

2017年11月17日 15:55:48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开栏语】自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的要求后,很多扎根基层、致力脱贫攻坚事业的优秀党员干部便积极行动起来。“扶贫干部心声”系列策划,以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刻画,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的扶贫干部时代风采。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当天,正在涟水县扶贫的毕英民和扶贫工作队员认真收看了电视直播,“前一天正好是国家扶贫日,今天喜迎十九大,尤其是当总书记报告中提到精准扶贫和脱真贫、真脱贫时,会场两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毕英民欣喜地说:“作为深入脱贫攻坚一线的工作队员,一种身负国家重托的责任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在十九大精神鼓舞和引领下,我们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更加坚定,党的伟大复兴中国梦奋斗目标一定能实现!”

  2016年初,作为驻点扶贫的江苏省委帮扶工作队队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财务处采招办主任毕英民来到了涟水县,担任陈师镇党委副书记、同心村第一书记。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毕英民足迹遍布了同心村的每个角落。他用脚步走出村民的信任,带来了扶贫经,用“同心”扶贫解困。

  “干部来了能干什么,不给添乱就好了”

  涟水是江苏省级十二个贫困县之一,根据涟水扶贫办2016年数据,该县有省定经济薄弱村38个,排江苏省第6位,有7个乡镇被纳入江苏省扶贫开发重点片区,占全省扶贫开发重点片区乡镇总数的七分之一。2016年2月25日,在江苏省组织部门的安排下,来自江苏省级机关单位、高等院所各类企业等单位的20名队员组成新一届的江苏省委驻涟水县帮扶工作队,入驻涟水。毕英民是帮扶队一员,他的驻点是涟水陈师镇同心村。

  这个名叫“同心”的村子,位于淮安市涟水县的西南角。整个村子低收入户一共有76户,占比11%左右。毕英民说,因为过去的原因,大多数村干部和贫苦户对扶贫工作队员到村里担任第一书记很不以为然,“老百姓眼神都是躲闪的,以为你就是来走个过场的。他们就觉得干部来了能干什么,不给他们添乱就好了。”毕英民说,村民有过教训,曾有扶贫干部下乡为了应付检查,指挥他们搞蔬菜种植,后来没有销路、卖不出去,亏怕了。

  想真干事就要先打消民众和干部的顾虑,建立信任。

  从陈师镇的帮扶队驻地到同心村里约7.6公里,步行需耗时约1个半小时,为详细了解村里以及76户的情况,一开始的三个月,毕英民经常步行往返村子和镇上,挨家挨户地串门,同时把贫困人口收入、致贫原因、资助金额等信息记录在随身携带的纸条上。看到老人和小孩,毕英民用手机给他们拍照,回到南京把照片冲洗出来,下次再去这户人家的时候,他会把照片带过去。频繁的造访,用心的交往,毕英民如此跟村民拉近距离。

  接地气项目助脱贫 倾心尽力真帮扶

  作为高校帮扶单位,跟政府、企业相比,后方帮扶资金额度小,不能像其他资金充足的队友那样搞大项目,怎么办呢?只能想尽一切办法挖掘既能保证收益,又对启动资金需求不多的项目。通过深入农户家中走访交流,他认为,必须要把目光放到老百姓最熟悉的土地上。

  农业是同心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单靠种粮难以提高村民们的收入,通过考察同心村的种植条件,最终毕英民选中了技术门槛低、效益较高的韭菜。

  他从徐州引进了产量高于一般韭菜一倍四季苔韭,准备在同心村大量种植。但实施过程中碰到的一个难题:万一大量种植,市场价格下跌,效益难以保证。

  为保证销售效益,防止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毕英民决定建设蔬菜保鲜冷库,如遇大量上市,价格不理想,则可入库保鲜,等价格适宜再上市销售。在学校资金的支持下,在他的指挥下,一个冷库在村委会边上建了起来。冷库的建立有效地消除农户对种植风险的后顾之忧。

  韭菜第一次成熟时,刚开始半信半疑的村民们才真正尝到了甜头。一亩地韭菜至少卖了一万块钱,村民们笑开了花,如今,同心村韭菜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600亩。

  考虑到村里有些老年人和残障人士无法做重活,毕英民还将柳艺编织引进到了村里,“利用空余时间顺带做做,给小孩挣点零花钱。”村民张秀珍一边编织一边介绍说,一套大中小3只柳篮,加工费4.5元,一个熟手一天能挣三四十元钱,村里20余户业余编织的村民一年至少能够增收3000元。

  “帮扶光给钱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最重要的是让老百姓有致富的门路、致富的技能。”毕英民还联合工作队其他队员,在县里开办了劳动技能培训班。目前已经累计有1700人次参加培训,600多人实现成功就业。

  今年,毕英民还积极响应省委驻涟工作队的号召,开始在同心村推广有机稻米种植,预计最终同心村片区将种植有机稻米150亩,带动35户农民参与,10多户低收入户就业。

  用尽洪荒之力来扶贫 用心用情用力

  从2017年年初开始,涟水县的路越修越好,通往村里的路也修通了,毕英民交通工具增加了从家里开来的汽车。有了汽车,毕英民到村里的时间缩减为了十几分钟,从此更是不顾刮风下雨地往村里跑。

  再过两到三个月,本届省委驻涟水帮扶队伍就要撤出。对毕英民来说,近两年的工作中他不是没打过退堂鼓,也想过不用这么辛苦,轻轻松松地把两年度过,“把钱花了拉倒”。但“看到老百姓惦记你,隔两天不去就打个电话说怎么这两天没见你”,就又提起精神干点实事。

  “人是这样,如果一直没有感情投入,也就不珍惜,一旦投入感情,就可能非常不舍得这个东西跟你脱离开。” 他说,一开始有被动,但后来这些积累的感情和责任会推着他往前走。

  这些天在同心村推广有机水稻,村民看见他会说“夏天就到了,你走了,我们稻子怎么弄?”毕英民回答“我会持续跟踪。”

  (综合自我苏网、新华网、澎湃新闻,编辑/程梦青)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