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专稿 记者/秦玉婷 摄像/权廉程 设计/吴倩)
采访坐标:江苏宿迁
当90后遇上“90后”,相隔68岁的两代党员促膝相谈,旧时光再次被开启。“90后”笔者企图通过这段对话,发现记忆蒙尘被拂去后的故事。
这些印象初体验
军绿色+暗红色 党章+拐杖
张正功家墙上挂着的荣誉牌
午后,我们来到张正功老人家里。本来朱敏还担心去的太早耽误了老人吃饭,没想到老人早已穿戴整齐,坐在门口等着了。
一件军绿色中山装款式的外套,三枚暗红色的纪念章,一根有些磨损的拐杖,这便是张正功老人给我们的印象初体验。“爷爷穿上这身可真精神。”朱敏小声告诉我。
记者在张正功家里采访
参军时得的一些徽章接口处坏了,老人便用针线缝好别在身上。看到摄像记者架起机器要拍照,老人又认真地把脖子上的纪念章摆了又摆。看着斑驳的徽章和老人满是岁月痕迹的脸,那段历史一下子被放大到朱敏眼前。
张正功胸前挂着的纪念章
围绕着老人身边坐下,“爷爷您好!”打完招呼,朱敏有些不知所措,不过热热闹闹的一群人显然让老人家挺高兴,盈盈的笑意一直挂在脸上。
老人身体硬朗,只是耳背,跟他说话朱敏总得大着嗓门说好几遍,但他说话时底气十足。老伴儿王月英奶奶便“自觉”充当起我们的“翻译”。
“爷爷您给我们讲讲当时打仗时候的故事吧。”看到朱敏说话,老人自觉地望向老伴儿,王奶奶便凑上前说,“她们想听听你打仗时候的故事。”老人默契地点点头,经过“传声筒”和方言“转换器”,两代人的话匣子终于通过一句话打开。
那些逝去的历史与故事
为国家为人民 衷心从未动摇
1943年入伍干革命,1954年复员回乡。从务农从军,到见证日本投降、解放全中国,七十余载过去,如今张正功老人忆起往昔岁月,仍因身为抗战老兵、老党员而深感自豪。
“一心一意为国家,为人民作贡献,忠心从未动摇。”在回忆那段历史的过程中,这是与朱敏沟通的过程中,老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记者在张正功家里采访
现在的老人有些驼背,当初刚当兵的小伙子个头也不高。“20岁去当兵我个头不矮吗?给我的步枪背在身上在土路上就拖了一道沟。”
“小小年纪上战场不害怕吗?”朱敏问出了我们很多人心中的疑问。“不害怕!不害怕!打仗肯定要往前冲,坚决跟敌人拼。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机枪、炮,那炮都打三尺土堆。”
跟朱敏聊着,张正功老人忍不住激动地拿起拐杖比划,战争的激烈与凶险不言而喻。不管硝烟战火,还是冲锋陷阵,作为在和平年代的回望历史的我们,无法感同身受但也求有所感触。
张正功被炮弹击中留下的疤痕
同甘共苦的战友相继倒下,在1947年的一次战斗中,张正功被炮弹击中,也险些丧命。70年过去了,老人掀开衣服,那道长长的疤痕仍然清晰可见,而老人的耳背也是因为被炮弹的声音震到,从那时候开始有的。
战争远去,和平早已到来,但这些烙印深深地刻在老人的身上和心里。听着老人动情地诉说着那段历史,看着老人经历战争留下的痕迹,朱敏一声不响地聆听,想必心中也萦绕起万千思绪。
守护党员信仰
时光不老 衷心不变
年纪大了,战争的情景经常梦到;记性差了,亲身的经历永远忘不了。
朱敏问老人,您还记得那时候唱的歌吗?他说,“怎么不会唱?”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张正功激昂地唱起红歌
虽然年龄大了,但是张正功老人仍然中气十足,声音很高,唱得十分有气魄。听到短促而又铿锵的歌声,大家情不自禁地跟着轻声和。也许是红歌太容易渲染感情,也许是老人唱得足够铿锵,朱敏动情地告诉记者,“虽然这首歌已经听过了很多回,但这一次却格外动听。”
1947年在战友的介绍下,张正功入党。对党的信仰和忠贞,伴随了他70载。“我上战场,一定要杀敌立功。成为党员,更坚定了我的信心。”
在张正功看来,战争时代,党员保家卫国,和平时代,党员坚定信仰。
回乡后,张正功担任村里的会计。老人常说,作为一名老兵,又是一名党员,自己做小事也是做奉献。“现在经济发展了,日子好了,跟以前不能比,要感谢党的领导啊。”说到当下的生活,老人十分感慨,“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和平。”
当90后遇上“90后”
互戴党徽 红色基因代代传
在采访的末尾,我们设置了一个特别环节:让两代党员互戴党徽。意外的是,张正功老人一下子就听懂了朱敏的话。
整理衣襟,重新端坐,仿佛还是那个刚入党的小战士,张正功安静地等待后辈给他别上这份属于党员的荣誉。这份给老人重新佩戴上的党徽,仿佛是那段风雨经历的最好证明。
张正功为朱敏带上党徽
像是一个初次学习又拼尽全力要做好的孩子,老人眯起眼睛,慢慢拿起党徽,有些颤抖地伸出手。别针太小,眼神也不明朗,本担心老人不能完成整个动作,但没想到张正功似乎不想放弃,一次次的尝试,党徽还是安安稳稳地别在了朱敏的胸前。看到两人胸前红艳的党徽,老人不由自主地朗声笑了。
朱敏抚摸被带上的党徽
阳光洒进不大的屋子,照在两代党员的脸上,有种别样的庄严感。党员精神薪火相传,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希望年轻一代能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传承这个(党员)精神。”这是老人对后辈的希望,也相信众多像朱敏一样的年轻党员会谨遵老人的教诲。
张正功为朱敏带上的党徽
采访中,张正功老人的左邻右舍都围聚在老人的庭院前。“他年轻时吃了太多苦。”“他是人好心善,脾气也好。”在乡邻眼中,他为人善良、正直,是村民敬佩的抗战英雄、老党员。临走前,老人招呼来人,摘下自家门口种的柿子,满满一袋送给我们。
张正功在家门前的路上行走
90后老人与“90后”大学生、“90后”记者的合照
愿往后岁月静好,现世和平安稳。“要牢记历史,干好自己的事情,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这想必也是一个老党员内心最真挚的话语。永远保持党员的奋斗精神,保持党员的赤子之心。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对于老党员张正功来说,这是党员精神的最好传承,对于新党员朱敏来说,这是红色基因的生生不息。
不知道在朱敏的文章中,将如何记述此次“90后”之间的对话?对共产党员薪火相传的红色气质又有哪些新的感触?(戳这里看~90后学生朱敏手记)
“90后”记者秦玉婷谈采访感想
戳看顶部视频见证更多感动瞬间。荔枝新闻将继续追踪报道,两代党员的故事,未完待续……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