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博”小剧场】“游弋于代码世界的音乐青年”韩思凯:键盘在左,琴弦在右

2017年09月04日 15:42:36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荔枝新闻讯(记者/王雨琦 摄像/李昌泰)国内首家货运调度平台、行业独角兽企业、“货运版滴滴”、估值超10亿美金……这一连串光彩耀目的标签,属于江苏满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从南京起家,坐落于南京软件大道,旗下的货运APP“运满满”名满货运江湖,拥有注册卡车司机390余万、货主85余万,日成交运单24万单

  但是,这次应邀坐在记者对面的,并不是CEO,亦不是高管,而是一位坐在格子间里的90后一线程序员。

  简单干练的polo衫,胸前挂着工作证,韩思凯笑着坐到了镜头前。短暂地从键盘鼠标间脱离出来,面对的东西从屏幕变成了镜头,他直言有一点紧张,“哈哈,第一次接受采访,说错了没事儿吧?可以剪辑的吧?”

  入行三年,尚且不算老兵,但这位90后程序员,已在软件行业发现了他的诗和远方。

  故事的开头,可能和众多软件大拿的励志青春不一样。

  按照讲故事的思路,应该先说说他中学时,是否热衷于发明创造,是否狂热于电脑,是否被父母担心是网瘾少年,然而都没有— —电脑晚来了一步,韩思凯最先迷上了音乐。

  14岁时,韩思凯在琴行偶然相中了一把黑色的吉他仿佛有流星跃入心底,瞬间映亮了一片天他买下了吉他,并开始玩音乐,由于学业忙碌,这一爱好在中学时除了自娱自乐,再未激起其他浪花。

  高考,韩思凯依旧没有考虑软件方向,“原本填了个比较热门的经济学,但是又考得比较烂,就被调剂到了软件专业”—— 一个音乐青年,自此戏剧性地落入了软件圈。

  跳出课业束缚的韩思凯,终于得以在音乐领域大展身手。大二,他成为学校吉他社社长,并与一位志同道合的好友联手“打拼事业”,组建乐队。

  朋友家开KTV的,有钱。我是吉他社社长,有才。他出钱买乐队需要的乐器和音响设备,我负责招兵买马,网罗乐队人才”,每天晚上的乐队排练,是韩思凯最快乐的时光。他曾率领乐队,登上江苏综艺频道《震撼一条龙》节目,代表学校和其他高校乐队pk并获胜,“那时候就感觉,自己太牛了,都已经能上电视了!”

  将乐队做得风生水起的他,曾一度抛开所学的软件专业,想彻底投奔音乐,毕业后以此谋生,“我和那位好基友都说好了,一人出5万,收购学校旁边的一家琴行。可是,就快谈好的收购计划,店主突然不卖了,我们没有其他人脉和进货途径,只好告吹”。

  梦想的事业在即将圆满的前一刻破灭,但梦想本身并没有。离开校园乐队逾三年,他依然爱在闲暇时抱起吉他唱上几曲,有时还会给同事表演,“他唱得真的挺好的”,一位女同事这般评价。

  谈及进入软件行业的理由,韩思凯毫不讳言地说出一个90后常挂嘴边的字,“穷”。

  因为大学醉心于乐队,韩思凯在专业学习上落下了不少功课,没有了诗和远方,他不得不直面眼前的苟且,“毕业时觉得,至少得先在这个城市里站住脚,然后再考虑自己的理想。”

  不能靠兴趣吃饭,那就拾起本行。在刚毕业急需经济独立的当口,韩思凯进入软件行业实习,很快便尝到了最为实际的甜头,“我写代码能拿四五千,而同届实习生最多也就拿三千多一点,还是挺有优越感的”。

  他一直不避谈自己入行不是因高远的梦想,就只是最为世俗的薪资。或许是与软件有缘,或许是“干一行爱一行”,工作3年多,即便确如外界描述的那样疲惫、煎熬,但韩思凯却在一行行代码之中,发掘出了与一根根琴弦之间不同的乐趣。

  韩思凯回忆,自己曾给公司行政审批做工作流程序,要求是简单易懂,能让员工轻松完成审批流程。“看似简单的东西做起来可能很难,当时网上的资料很少,买来的书上讲得也不全,没有任何可借鉴的东西,全凭自己,还要顶着领导的压力。”那时,他经常枯想两三天,把自己完全沉浸其中,也摸不出丝毫头绪,煎熬了20多天后,他将问题“切碎”,把每个方案逐步细化,终于成了一套代码,当看到别人用着我写出的软件,做事更加方便的时候,心里很有成就感,很爽”。

  曾经觉得电脑就是来玩玩游戏的,但现在发现,电脑真的能干很多事情,几行代码或许就能改变世界”。此时,再回望3年前抱守音乐梦想的自己,韩思恺不禁感慨,“没曾想这个代码世界居然征服了我,我已经离不开这个最初用来维系生计的行业了”。

  在段子手们的键盘下,程序员的日常,便是蜗居在格子间里,左手噼里啪啦猛敲键盘,右手抄着塑料叉搅和泡面,借着显示屏的亮光,过着天昏地暗的生活。

  采访中,记者问:“在外行朋友眼里,你觉得自己是个什么人设?”

  “挣得多,花得少,死得快”,韩思凯自嘲起来干脆利落。

  程序员的日常作息大多是996,韩思凯的日常则是995,周末基本能双休平时偶尔能七八点走,便算是提前下班了他的同学四散在南京各个软件公司,“经常收到他们11点、12点甚至凌晨发来的信息,说‘我下班啦,来聊聊’之类”。

  如果把做程序比作盖楼房韩思凯自比作一个泥瓦匠需要在数据砌好的地基上将房子盖好,建成毛坯房他的日常工作,便是依照产品经理给出的产品需求,编写代码、开发功能模块适应产品的升级换代

  程序猿与产品汪的爱恨情仇,不时见诸段子手的微博和表情包,路人哈哈一笑过去,但韩思凯体会的是“切身之痛”。在与产品经理的多年厮杀中,最令他崩溃的,便是代码撸了一半,产品经理却砸来一句:需求要改。

  韩思凯手头的项目,大多需要写15-20天的代码才能完工。一旦需求被提出修改,之前的工作将被全部推翻,从头来过。更为悲催的是,这类事情经常发生,一周两三次,被折腾过千百轮的韩思凯现如今已经能淡定地笑笑“就没有不改需求的产品经理”。

  尽管身经百“虐”,韩思凯表现的却是超乎预想的平静自若,“多少会感到疲惫,但真正置身其中,发现大家都很忙碌,你就不觉得有什么苦的累的”做软件都是团队作战,韩思凯曾做过外包,程序员们乌压压坐在一起,却几乎没有交流,极尽苛刻的监管让他透不过气。但在运满满,团队成员时常一起热烈地探讨问题,公司每个月还会有团建活动,去农家乐、哄趴、聚餐,这些在外包时从没遇见过的福利,让韩思凯十分惊喜。

  聊起段子手们对行业的调侃,韩思凯最为同行们打抱不平的,就是“单身狗”这条。

  韩思凯直言,在单身狗界,程序员其实是很有脱单潜质的,“比起其他行业,程序员的待遇、薪资都是比较好的”,估计有实力博得菇凉和大爷大妈们的青眼。

  至于为什么诸多大龄程序员沦为“单身狗”,韩思凯将其归结为“事业心”,“很多程序员不是不想找,就是因为工作太忙,要是真想找,肯定很容易”。而谈到自己,他认为生活重心还是要在工作上面,事业为重,有了事业,家庭自然就有了

  音乐青年对自己很有信心,“我跟其他程序员不一样,形象好气质佳,不愁~”

  除了音乐,韩思凯还对足球十分狂热,是英超球队阿森纳的死忠球迷,时常守在电脑前观看比赛。每逢周末,他会约上三五好友,组成个程序员小球队,去大学校园里踢球,“以前我们会去球场踢夜场,但夜场的开放时间大多是在晚上7点到9点,那时我们基本不可能下班,所以只好去大学里踢踢野球。”

  入行三年,韩思凯对未来的态度依然如入行时那般现实本质,“程序员有点吃青春饭吧,可能我到了三十五六岁,就没办法坚持这么高强度的工作量了,需要考虑转管理岗位,甚至是转行”。

  人生的机会有很多嘛!”他笑着对记者说。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