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大换血”,源于传统文化热潮的兴起|荔枝时评

2017年08月18日 15:41:19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黄帅 

  (作者黄帅,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中国青年报》评论员,专栏作者;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旧版教材对比(左为新版教材)

  知识结构能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乃至世界观,这正是每次出现中小学语文课本内容修改的新闻时,都能引起舆论广泛关注的深层原因。近日,语文课本“大换血”的新闻一经爆出,就又刺中了舆论场的敏感神经。

  据了解,今年9月份,中国新一批入学的中小学生将迎来新版“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这次“大换血”最大的亮点,是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比如,小学一年级课本首次加入了古诗,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有古诗文132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与原有人教版教材比,增幅达80%左右。初中6册选用古诗文的分量也增加了。

  以历史眼光看,近年来语文教材中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的确是逐渐增多的。此番古诗文比重变大,可以被看作一种自然延伸。其实,语文教材的“大换血”,是文化观念变化的投射,反映了传统文化在当下中国的复兴。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文化得到了知识界和传媒领域更多的重视。这一方面有其历史和文化的内部演化规律,一方面也有特殊的时代背景。在商品经济大潮席卷中国后,传统文化里的“仁义礼智信”等观念,可以让国人在喧嚣面前保持定力和初心,并且能在“全盘西化”面前,保持对本土文化的信心和传承。传统文化潮流的兴起,是社会场域里多元角力的必然结果。

  在知识界,也能找到相应的重要节点。2004年,由季羡林、任继愈、杨振宁、王蒙等学者、作家发起的《甲申文化宣言》,其指向便在于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唤起与复兴。

  另外,近年传统文化热兴起的背后,电视、图书出版的传播功不可没。2005年央视节目百家讲坛改版后,阎崇年、刘心武、于丹、易中天、康震等一批“学术明星”诞生。从学术上看,他们或许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但对大众而言,的确起到了普及常识、播撒兴趣的重要作用。由此带动了更多人关注国学和历史文化。后来兴起的“诗词大会”“成语大会”等电视节目,更是对传统文化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耐人寻味的是,大众传媒制造的传统文化热潮,更倾向于“专业问题通俗化”的表达方式,传播知识的方式,也从过去象牙塔里的“小圈子”研讨,转变为向大众的通俗教育和网络上的信息传播。这自然会影响到具备权威性的中小学教材内容设置上,古诗文比重增加,也就成了大势所趋。

  与此同时,也不能单向度地理解语文教材“大换血”是对传统文化热的“自然回应”,它也符合教育原理。一个人早年所受的教育会决定其一生的价值观,不同的阅读史导致不同的价值选择和判断。一个牙牙学语时便沉浸在古诗词里的孩子,和一个从小只看三流网络小说的孩子,未来要走的路恐怕难以相同。《礼记·仲尼燕居》有云:“三子者,既得闻此言也於夫子,昭然若发蒙矣。”几千年来国学中对少儿的发蒙传统,读圣贤书的传统,不可能因为近代中国遭遇西方现代性冲击后,就被完全抛弃。如果说“五四”打碎了传统文化里的糟粕,同时也让一些人“顺带”抛弃了精华,随着中国国力愈壮、民族自信力愈强,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自然应被国人器重,在教育里给予孩子最原汁原味的国学经典熏陶,自然有了其内外部的合理性。

  当然,肯定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比重大,不等于说要放弃对现代思想和外国语言文学的教育。正如世界文化园地里讲究“中西合璧”“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若受教于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化,让孩子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对培养未来的现代公民也大有裨益。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