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新型农业” 交好“富民答卷”

2017年03月09日 19:06:35 |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习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战,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那么如何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持续改善农村民生。

  江苏台记者张杨:富民,是广大百姓的强烈期盼,在江苏,农村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比例超过六成,如何让农民们的“钱袋子”能够鼓起来,既是聚焦富民的关键,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根本。对此,江苏团的人大代表们,也针对实现农民共同富裕,让农业走向现代化的话题,提出来不少建议。

  记者见到赵亚夫代表时,他正反复酝酿打磨一份关于建立共同富裕合作社的议案。他说,习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在精准扶贫上下一番“绣花”功夫,还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要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多年来在农村基层的实践,让他注意到,由于年龄偏大、素质较低,加上缺资本、缺思路、缺技术,成为普通农户全面小康的最短板。因此他建议要结合地方特色,组织建立农民自己的农业经营服务平台。

  赵亚夫代表说,普通农户加入由农村基层干部来当带头人的这种合作社,大家投资再加上政府的补贴来购买先进的实用农业机械,帮农民减轻了负担,另外也有利于农业技术的推广。

  “要致富,找亚夫,找到亚夫准能富。”这是在镇江农村流传的一句话。2014年12月,习总书记到镇江考察时说,要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销、实现农民富。这些年,赵亚夫一直把总书记的嘱托牢记于心,虽然已近耄耋之年,但他仍活跃在田间地头。为了让农民眼见为实,他培养示范户,带头做给大家看,并把农户组织起来,提供种植技术、机械收种、农产品加工销售等一条龙服务。在他的带领下,一批新技术、新项目在大小村镇落地生根。近200家合作社创办加工实体、亚夫在线等农业电商平台的建设,让农产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依托首席专家开展的农业科技推广“1+1+N”体系,使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更高。

  镇江市句容市下甸村草莓种植户刘杏梅说,在合作社里学到了不少技术,增加了家庭经济收入;现在一幕草莓最起码可以有四五万元的收入。

  镇江市句容市边城镇赵村村党总支书记卞金平说,听了习总书记的讲话后,我们要加强农业结构调整,继续发展现代农业,在共同致富、全面小康的道路上越走越自信。

  众多网友也通过“江苏新闻”微信公众号,就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表达了自己的心声一位网友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不成功,不仅要看供给体系是否优化、效率是否提高,更要看农民“钱袋子”是否鼓起来。还有一位网友说,希望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确保农业农村投入适度增加。

  赵亚夫看完留言后,对未来充满信心。赵亚夫代表说,争取再用两三年时间,让人均年 收入能够达到25000元,在一些现有基础上再进一步大幅度提高,帮助广大农民都能够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聚焦富民,关键看行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提高农民收入也成为重中之重,不断创新求变、为民服务的根本目的,还是让农民富起来、使农民的利益最大化。与此同时,一张让百姓满意的富民答卷,也正在践行“强富美高”的江苏大地书写,总书记的嘱托正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按钮 内容不能为空!
立刻说两句吧! 查看0条评论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