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讯/夏清)最近几期《政风热线》和《荔枝监督》的联动直播真是刮起了不小的热潮,每期节目都收到了网友们的热烈点评!上次,小编和电台主播王瑾姐姐聊了不少,这次,又去向另一位女神——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公共·新闻频道主播王南请教啦~来听听王南姐姐讲电视版的《政风热线》背后的故事吧~
荔枝网:节目制作时,在选题方面有什么侧重点吗?
王南:从2011年开播,我们也有一个摸索的阶段,其中有一个困难就是选题少。我们要选什么样的选题呢?就是要有普遍性、能够提醒厅局注意的问题。因为我们节目着重的是当事的厅局、办事人员的作风问题,而这些问题我觉得都是能解决的。
在去年《政风热线》的一期联动直播中,徐州的一起典型案例播出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家公司在一所学校旁建了一座水泥厂,两者相邻长达八年。其间学校校长一直投诉,由于工厂噪声巨大,上课时老师讲话学生听不清楚;工厂搅拌混凝土导致校园灰尘满布,一些老师学生们出现了肺感染。然而,八年间,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公司方的态度还非常嚣张,甚至一度威胁校长。在节目播出之后,问题曝光了,很快有了反馈和解决的动向。现在水泥厂已经搬迁,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王南:不管是“厅局长上线”还是联动直播,我们都要和各个厅局打交道,因为他们才是解决问题的人,所以说我们推动的是作风建设。只要他们有一颗解决问题的心,有很多问题都是能解决的。
荔枝网:你觉得电台版和电视版的《政风热线》有什么区别呢?
王南:电视的特点是有画面。我们把各部门的负责人请到现场,直接看到触目惊心的画面。这时候官员是不是会出出汗,红红脸?这样他自己不管从外在还是内在,都会认为这件事情一定要解决。我觉得这是电视的一个优势。
有人说“理性从来没有战胜过感性”,听再多的道理都不如身临其境带来的触动大。对于很多政府工作者,虽然分管某项工作,却没有实际看过有问题的现场,那么百姓提出的问题就不会触动他们,不会唤起“一定要解决这件事情”的决心。而当电视画面播出时,不仅他们在看,观众们都在看。这种压力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事情的解决。
王南:你态度的暴露也是一种体现。不仅是最终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很重要,很多时候就是看他们的态度。
有时在节目中,政府工作者的回答受到观众的好评,并不完全是他的回答得体,而是因为他的态度很正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所以,作风问题看似很生硬,实际上老百姓都看得见。很多投诉,态度对了,事情就好解决了。
荔枝网:对于我们“荔枝监督”和你们的跨平台合作有什么看法?
王南:我觉得网络的一大特点是老百姓可以参与,而网络直播这块最有价值的就是评论。我们能听到老百姓的声音,也能及时反馈,这点很重要,所以我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合作。
打开网络的窗口可以扩大节目的影响力,让观众参与到节目互动中,通过弹幕和评论给制作组提供了即时的反馈,促进了电视节目质量的提高。
荔枝网:未来《政风热线》还有什么样的计划?可以透露一下吗~
王南:今年我们打算增加直播的场次,要比往年任何一次都要多。而且原来都是在地市一级,现在打算下沉到县级。
一件事情做不好,首先是人的因素。深入毛细血管,把工作作风建设做到最基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