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个体命运,书写民族痛史|《幸存者:见证南京1937》观感

2016年12月26日 09:46:50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刘效礼

  (作者刘效礼,少将,资深纪录片人、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原会长;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6年第三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后,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又推出了一部南京大屠杀题材的佳作,五集纪录片《幸存者——见证南京1937》(第一辑)。

  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的一页痛史,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黑暗一页。从2014年的《1937南京记忆》,到2015年的《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再到今年的《幸存者——见证南京1937》(第一辑),江苏广电总台的纪录片团队围绕“南京大屠杀”这样一个大题目,做足了大文章,还能年年做出新意,实属难能可贵。

  和以往的同题材纪录片想比,我觉得《幸存者——见证南京1937》(第一辑)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值得借鉴。

  首先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群像立起来了。南京大屠杀已经过去了将近80年,仅有的一百多位幸存者都进入风烛残年。他们的珍贵回忆和人生故事,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文献价值和传播价值。这部片子,以五名健在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为主人公,每人一集,讲述大屠杀幸存者当年的遭遇和人生故事,取材立意的角度很成功。

  五个人物选得也好,各具特点,各有侧重,有全家惨遭灭门的,有性暴力受害者,有村庄屠杀的,还有参与难民救助的。好的纪录片,离不开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这五位主人公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回到了历史现场。更难得的是,片子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有一个清晰的评价和定位,总结他们是“屠杀亲历者、历史讲述者、真相捍卫者、和平守护者”,尤其是后面两个定位,超出了我们一般人的认知;但从片子呈现的内容来看,又是恰如其分的。

  其次是个人讲述与宏大叙述的有机结合。历史题材纪录片往往容易走两个极端,一种是宏大叙事,一种是亲历者讲述。这部片子从个人讲述切入,但时刻不忘关照历史背景的交代,不忘与第三方资料的验证。片子把幸存者个人的讲述和历史档案资料,西方人士影像、图片、书信日记,以及日本侵华士兵日记、回忆录有机勾连,相互验证,既有感性的讲述,又有理性的分析,片子既可看,又可信。

  第三就是艺术上的大胆创新。艺术贵在创新,纪录片也是这样。这部片子中大量运用版画这一艺术形式,去表现日军屠城和幸存者家人当年遇害的场景。版画的张力大大增强了画面的冲击力和震撼力,用得很大胆,也用得很出彩。其中有一集,讲到了南京湖山村的村庄屠杀,由于当年的幸存者基本都已经去世了,摄制组采用了让后人复述证言的方法,来表现1937年村庄屠杀的惨状,效果也非常好。

  随着时间流逝,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也越来越少了。江苏广电总台的同志告诉我,片子的五位主人公,现在已经去世了两位。我相信,这部片子的价值将来会越来越得到承认和重视,这是纪录片人写下的一段沉甸甸的历史,这也是纪录片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指出:“面对生活之树,我们既要像小鸟一样在每个枝丫上跳跃鸣叫,也要像雄鹰一样从高空翱翔俯视。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 江苏不缺故事,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也有一批很会讲故事的人。据悉,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还要继续拍摄系列纪录片《幸存者——见证南京1937》(第二辑),这是一项有着远见卓识、肩负着主流媒体责任感的工作。我期待着下一个系列早日问世!

点击观看纪录片《幸存者——见证南京1937》(第一辑):

第一集《夏淑琴——为历史作证》

第二集《常志强——被雕刻的记忆》

第三集《张秀红——沉默的伤痕》

第四集《苏国宝——最后的讲述》

第五集《王瑞颐——难民区的日子》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