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孝金”制度也许是个好主意|荔枝时评

2016年12月07日 14:01:08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王秀宁 

  (作者王秀宁,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资深时事评论人;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苏州一家护理院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奖孝金”管理制度。这项制度规定:子女两个月内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超过30次,就可获200元现金抵用券,“奖孝金”现金抵用券,可以在缴纳老人相关费用时抵用。结果,在两个月后举行的首批“奖孝金”发放仪式,总计227名子女获得不同金额的“奖孝金”,发放“奖孝金”达3万多元。

  “奖孝金”制度实施前的数据是:38人每天去看望老人,137人每月看望两次,126人每月看望一次,134人两月看望一次,77人一次都不去;“奖孝金”制度实施后的数据则变成:129人两个月内看望老人超30次,38人超20次,60人超10次。按照制度规定,子女每次来护理院看望老人后,就在考勤表上打钩,院方将根据子女来院探望老人的频率及陪伴老人的时间来决定排名。

  光从数据变化来看,子女探望老人的次数和时间都有了飞跃式的增长。不过,一定会有不少人产生质问:这些原先探望次数较少的子女之所以增加频率,恐怕就是为了那200元奖孝金吧?的确,在今天这样一个浮华、贪婪、伪善的年代,人们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做出冠冕堂皇的举动,我们从媒体报端上从没少见。某种程度上,我们对社会丑陋面相的不满情绪,需要一个个虚伪案例的出现。为了200元奖孝金而频繁跑养老院,这种事情就没有人干得出来吗?

  然而,在启动抨击模式之前,如果稍加进行分析,用200元除以30次,可以得出每次探视获得的最大收益为6.67元。而且,这其中还要扣除交通费、误工费。单纯从经济收益的角度出发,如果有人真的是为了金钱而探视,那么此人已经跨入“吝啬到可爱”的地步了。

  奖金的刺激实在微乎其微,甚至不值一提。事实上,在记者对个别老人子女的采访中,有人提到奖孝金存在一种“善意提醒”的作用。这些忙碌的子女平日无暇顾及老人,在收到参与奖孝金获得的提醒后,内心收到了冲击,也开始了自我反省。自我反省的后果便是,会有一批子女会增加探望次数。

  不过,我们不能对子女们的“自我反省”产生太高要求。如果你期待过高,说明你有资格进入机场书店的核心客户群,必能高效吸收成功学鸡汤的精髓。“自我反省”只是一次启动,并非一劳永逸。要保持子女探望老人的长久动力,需要另一套机制。那么,问题在于另一套机制在哪里呢?笔者认为,恰恰是那本探望登记册和两个月后的“奖孝金”发放仪式,承担着另一套机制的功能。

  如果说制度实施前,子女探望老人的行为是私人的、封闭的行为;那么制度实施之后,子女探望老人则成了一种公共的、公开的活动。老人们会去记录,会去比较各自子女探望的次数。老人的这些信息,又会伴随探视次数的增加,不断传递到子女那里。慢慢的,探视本身变成了一种“竞争行为”。老人与老人,子女与子女,各自都可以有意无意地陷入到“锦标赛”中。就像幼儿园小朋友对小红花的和奖章的无比向往,老人和子女们也对登记册上多划一笔和200元奖孝金产生渴望。可以说,一种探视竞赛的氛围形成了,这种氛围的作用可能是潜移默化的。

  微信推广初期,曾用“打飞机”的游戏,增加了APP的社交互动性,他们用的就是公开排名这一招。与之类似,苏州的这家护理院,也将私人化、封闭化的探视,变成了公共化、竞争化的探视。在这场探视“锦标赛”中,最后的200元只是子女成功参与的证明,其意义远不是金钱层面的。

  所以,这家护理院设计“奖孝金”制度的人,或许没有上述组织社会学的知识,甚至他有可能也有为护理院打出名气的想法。但值得认可的是,“奖孝金”制度并非噱头,而是可以继续完善的一项好制度。在这样一个人口频繁流动,老龄化日益加剧,年轻人压力倍增的国度,我们要不断做出改善老人陪伴的有益尝试。在这方面,“奖孝金”制度比之前的“常回家看看”入法,要更加靠谱。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