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得水》:来自喜剧的重锤|荔枝娱评

2016年10月30日 09:24:26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半辈子 

  (作者半辈子,“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资深娱评人;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一点也不怀疑,《驴得水》的口碑会炸掉,尽管它和市面上的商业喜剧不太一样。

  和《夏洛特烦恼》一样,开心麻花推出的第二部电影《驴得水》,也来自话剧作品。这部电影的诞生有些曲折,编导周申、刘露本来就做了电影剧本,却因为种种原因先以话剧形式推出,在经历了舞台打磨之后,才最终拍成了电影上映。

  由成熟的舞台剧而来的电影,因为千锤百炼地打磨,天然的具有一些优势:完整的故事,生动的人物,以及一批经得住考验的演员。如果说这部电影还有一个先天优势,那就是《夏洛特烦恼》的黑马效应,开心麻花前作的成功树立的品牌效应,为《驴得水》铺垫了一种成功预期:小成本的喜剧,却有口碑和票房双丰收的潜力。

  同样作为喜剧的《驴得水》,和《夏洛特烦恼》式的中年男人穿越意淫式轻快喜剧却不同,它更沉重更黑暗,也更狠。在影片的前半段里,你能看到神采飞扬演员们,精彩的对白和那种乌托邦式的假象:一切都像那晚的灯中舞蹈,是诗意的,松弛的,欢乐的,美好的。

  那些开心麻花式的荤腥不忌的性暗示,言行不一错位笑料,蹦豆子似的爽脆对白,其实都是一种典范的肤浅喜剧。在这里肤浅并不是贬义词,而是把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你看。事实上,市面上的商业喜剧片多数都是肤浅的,它们并不担负沉重的寓意,仅仅提供娱乐的消遣。

  然而,肤浅的娱乐并不是《驴得水》的立意,它有言志的诉求。我们都知道喜剧的内核往往是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你看,《驴得水》就是如此。这个寓言式的荒诞故事,具有爆炸的破坏性,因为它架空了时代,却直指到人性。这当然是一部会让观众笑的电影,但笑得苦涩。

  一个问题是,影片的前后两段从喜剧到悲剧,从嬉笑到苦笑的转折是很硬的,这很容易让电影的故事不具有信服力,但这不是一般的电影。在舞台上的表演积累,长达半年的试拍和实拍,让演员们进入了一种状态:每个人物都是自我成立的,而且是可爱的。

  好的戏剧人物就是如此,坏人也是自我成立的人。在《驴得水》里,一个越滚越大的雪球式谎言,让每个人都走向失控,当然暴力和利益卷在一块,调侃就逐渐变成了伤害,命运就把每个人都狠狠地丢下悬崖。但因为每个人物的自我成立,让这些不完美的人“都像人”,结果显出了不一样的意义。

  你看,那位放荡的女老师热爱自由;一错再错的老校长想要顾好每一个自己人;猥琐的记仇的男老师会因爱吃醋;蛮横的小伙子有混不吝的生命热情;单纯的幼稚的校长女儿则是唯一的“好人”。知识分子、农民、官员和外国人,不同性格、阶层的几个人物,戳开皮肉,赤骨相见。

  让人物像“人”,这是一句话,却也是戏的终极追求。在《驴得水》里,让那些“像是人”的人物走入歧途,从欢快而沉重历经了波折,结果就是绝望的悲剧。当校长发表鸡汤式的乐观结论:“将来会越来越好”。他的女儿则毫不留情地打脸:如果过去的都会过去,将来只会越来越糟。

  和《夏洛特烦恼》一样,《驴得水》也很好笑,但和《夏》不一样的是,它也很残忍。这部不一样的喜剧,建立了所有美好的东西,然后把它们彻底碾碎,这就是来自喜剧的一记重锤。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