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卫生巾祸害了谁?|荔枝时评

2016年10月28日 14:54:55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马青

  (作者马青,“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南京广播电视集团首席主持人;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日南昌市公安部门侦破一起假冒注册商标案,查获假冒的“护舒宝”、“ABC”、“七度空间”、“苏菲”、“洁伶”等品牌卫生巾一千多万片,刑拘了两个犯罪嫌疑人;新闻后的“相关阅读”,规定动作般介绍着如何辨别真假卫生巾,看到此处,我立刻点了右上角的小叉叉——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我已经很不耐烦了,到底要掌握多少技能,才能好好活着?明明是市场监管的事,却要消费者变身质量专家。  

  何况,好些辨别真假的方法都不是光看就行的。比如辨别真假大闸蟹,本来靠蟹脚上的防伪指环,但某宝上防伪指环可以批量购买;真燕窝可以查二维码,但二维码指向的网站都是假的。简单方法不够用,咱们都要学会“望闻问切”。于是,辨别真假牛肉要煮熟了吃,辨别真假五常大米要把米煮成饭试口感,辨别真假红酒要在酒里倒点碱水。真假卫生巾倒不需试用,不过,光看外包装未必能分辨,但你想撕开外包装看看里面,请先掏钱买。

  买下来,如果发现是假的,虽说可以索赔,但几块钱的东西,就算假一罚十店家最多也只需要做出二三十元的赔偿,谁怕谁啊。那咱们就多买几包再去索赔,让店家放放血行不行?等等,前阵子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对消费行为做了界定,知假买假不被看成是消费行为。

  所以,掌握了这类辨别真假的技能之后,收益就别再多想,能止损已是万幸。如果责任感强一点,可以去“有关部门”举报,运气好的话,你的举报就是一起大案线索。

  这次假卫生巾的案子就是一起大案,新闻以胜利的口吻宣布了战果,说彻底铲断了一条自2013年7月开始,大肆生产销售假冒知名品牌卫生巾的制假售假链条。然而,自2013年开始,至今已有三年时间,除查获的一千多万片没卖掉的卫生巾,有多少是已经卖出去和那已经被消费者使用的?假货又令多少女同胞们得了妇科疾病?细思极恐。

  从个人经验来看,假卫生巾祸害最多的可能不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大城市里的女性,因为连锁超市、大卖场的进货渠道清晰可查,监管也相对严格,但城郊、县城、乡镇和农村市场往往都是假冒伪劣产品销售的重灾区。据此次制售假冒卫生巾的犯罪嫌疑人说,他们的假货就只卖到实体店和乡镇小卖部。

  记得有一次去东北旅游,住在景区边的小县城里,在宾馆旁小卖部买饮料,发现“农夫山泉”是“农大山泉”,“娃哈哈”是“哇哈哈”,“特仑苏”是“特伦苏”,简直就是“快来找碴”的游戏。今年春节,有媒体报道,河南农村某地一箱山寨“王老吉”易拉罐的罐体包装被揭开后,露出原来的瓶子,居然有的是杏仁露,有的是核桃露,还有啤酒罐;一小伙在贵州某乡村旅游景区买的“松花皮蛋”,刮掉“皮蛋”外的土后,里面竟然是土豆……不知常年生活在乡镇上的消费者,知不知道他们经常碰上山寨货?

  乡镇消费者们也许是被那些极其相似的外表蒙蔽了,但也许明知买到的是假货却无能为力,因为在充斥着假货的环境里,他们没有选择正品的机会;还有些消费者,可能因为贪图便宜,觉得假货也无所谓。这种情况下,就算在新闻的后面链上一万字的辨别真假技巧,只怕也没有办法让这些受害者多一些自我保护能力。市场供给和购买能力的不平衡,给假货的流通带来了机会。

  再回到此次卫生巾的假冒伪劣案件,在报道“胜利战果”后,我们更需要追问,为什么长达三年的时间,这么庞大的制假窝点却能一直隐蔽?为什么无论是有关部门、还是媒体都早已看到乡镇和农村市场被假货侵袭,却依然让旧闻年年翻新?监管的真空谁来填补?那些因为使用了假冒卫生巾而患了妇科病的消费者能找人赔偿吗?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