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的人读懂“临终关怀”(年度主题征文来稿)

2016年10月25日 09:05:37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从9月26日重阳节开始,我们即陆续发布“老去的生命”年度主题征稿活动入围作品;10月20日24:00活动已正式截稿,详情点击《征稿|当你老了,要怎么度过余生?》   

  文/阿苹

  这个话题有点残酷,有点沉重,也有点陌生,但却是每个人需要直面的命题。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发达国家有70%-80%的老人享受到临终关怀,而在中国,只有1%的老人享受到临终关怀。由于医院和民间组织做临终关怀都需要耗费大量资金,故整个中国的临终关怀现状依然堪忧。

  说到这个话题,我脑海中闪现出几幅画面。

  一幅是在我父亲的弥留之际:近距离守护他的是氧气钢瓶、检测仪器、吸痰器以及连接在口鼻的各种管子,站在他身旁的是医护人员。我们作为亲属,只能在一定距离以外观望。记得当时父亲在意识尚有几分清醒(也许是一种半清醒状态下的下意识)的情况下,以他最后的力气微弱地摸索着试图拔掉氧气管,但他的努力几次被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并制止,他以那样一种令人心痛的状况持续着直到停止呼吸。

  另一幅画面是关于我的一个同事:与病魔斗争几年后的他因病危进了重症监护室,因重症室不允许家人陪伴,亲属只能在玻璃窗外焦急地等待或与出入的医护人员交流病人细微的变化。直至离世,那位同事的身侧也是没有一个亲人。他的爱人每念及没有和丈夫作最后的诀别,和没能陪伴他生命的最后时刻,都会表现得非常悲痛和遗憾。

  最后一幅画面是国内一著名女演员在微博上发过的照片:这位女演员躺一张小床上,与躺在旁边另一张病床上的睡眠中(也是病危中)的母亲四手相握。她在博文中写道:不知何故,母亲在生命垂危时唯有拉着我的手才睡得踏实安稳。据说在那张照片发出后不久,这位母亲握着女儿的手安祥离世。

  前面两幅画面,让人感到生命的无奈与无助,更让人觉得生命垂危的亲人在停止呼吸前没有亲人在近旁关爱和送行,是多么缺乏临终时刻最后一丝温暖平静关爱的遗憾。那些可能维持病人短暂生命的金属仪器和令亲人观之不适的管道是多么地冰冷无情。后一幅则让人们在辛酸之余感到一种温情和感动,女演员应该是用了她想要的,也是恰当的方式送走了挚爱的亲人。这种临终关怀,无论对于逝者还是生者,都应是不幸中的一丝温暖和慰藉。

  试想,如果明知生命垂危,还要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抢救,除去让母亲的身体和心灵承受更多的痛苦和折磨,又有什么好处呢?其实母亲想要的就是拉着女儿的手,平静安详地离开。时光无法倒流,当年父亲弥留之际,我还只是个没有多少人生经历的中学生,无法在他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进行近身陪伴,再也无缘读懂他的最后时刻,究竟是想拔掉那些在医生和亲属看来能够维持他生命的各种管子,还是想对亲人和这个世界进行某种最后的表达。

  我相信从医生到病人的亲属,都越来越多地意识到临终关怀对生命之火即将熄灭的人是何等重要!一个人即将要离开这个世界之际,需要的一定不是过度的抢救让自己苟延残喘,而是尽可能想方设法地减轻痛苦,让人生有尊严有关怀地谢幕。近些年有个热门话题,是临终关怀是否应纳入医保,姑且不论这一政策何时能够得以实施,至少我们目前所能做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熟悉对即将离世的人怎样做才算是妥帖的临终关怀。 

  作为病人,也可以在神志清醒的状态下,尽量珍惜自己的话语权以及表达如何进行治疗的选择权,向自己的亲属及医护人员明确表明自己拒绝过度抢救的态度,和自己愿意以何种方式度过最后时刻的愿望。相信让生命的最后时光免受更多的痛苦应该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如果有了客观的认识,并能秉持对临终关怀话题切实关注、需要时适时适度行动的态度,临终关怀将不再是使许多人避而不谈的冷话题,许多因人而异的关爱行为也将得以具体实施,临终关怀将逐渐变得温暖和更富有人情味。

  (为保证竞赛公平性,所有稿件除错别字外,不做任何编修,投稿请至lizhirp@163.com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