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临终关怀(“老去的生命”主题征文来稿)

2016年10月19日 09:46:55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从9月26日重阳节开始,我们即陆续发布“老去的生命”年度主题征稿活动入围作品;10月20日24:00前可继续投稿,详情点击《征稿|当你老了,要怎么度过余生?》 

  

  

  文/个雪 

  在从事护理工作近20年时间里,我经历了无数次病患与家属的生死离别。

  我还记得十几年前,我职业生涯中第一例临终病人。那是一位肺癌的男性患者,医生告知病重后,家属呼天抢地,早早就给患者穿上寿衣,7个子女,谁也不愿接父亲回家。患者神志清醒着,穿着白色寿衣,白晃晃地躺在那里,家属在旁抹着眼泪,唉声叹气,不说一句话,几个子女在病房外焦躁地等着,就这样等着……我那时刚参加工作,年纪轻,对患者虽然怜悯同情,但不敢靠近半步。听我的带教老师说,老人一直在流眼泪,断然绝食,不说一句,2天后咽气离去。老师描述的这幅画面一直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心里满是对患者的同情和对亲属薄情的谴责。

  时至今日,十几年的工作经历,那些长年卧床无法脱离呼吸机的患者、那些被癌痛、被放化疗折磨的痛苦不堪的患者、那些顽固性心衰等待心脏移植的患者,无不在亲人的企盼中痛苦地活着,毫无生活质量可言,但他们的存在,也许就是一个家的存在,无论怎样也都咬牙挺到最后一刻。对于临终患者,等待死亡,选择如何死亡,如何关爱临终患者,世界各国已经进行了不同的探索与实践。而我所在医院的普通病房,我们医生护士所经历的患者大多数临终状态,就是病人最后的抢救过程,各种抢救措施的继续执行与放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个家庭的态度,而从未在患者可以对话时征求本人的意愿。是的,我们常常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又怎会轻易地谈及死亡呢?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死亡教育的课程从上世纪70年代就已进入中小学。即使在同样忌讳谈论死亡的香港,有关死亡的进修课也已进入高等院校。而在国内,类似的课程还停留在医学院的选修课中。因此,我们目前还无法正常、坦然地谈及死亡。

  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能接受临终关怀的理念,我会在“选择与尊严”公益网站注册保存“生前预嘱”。生命是一个过程,而死亡只是生命终点的正常过程。我们既不要加速死亡,也不要延缓死亡。我们反对放弃治疗、过度治疗、安乐死等任何不尊重生命的做法。我们推崇在病重和临终时得到善良的对待,满足最大舒适度的愿望,帮助临终者实现符合本人意愿的“尊严死”,是对生命的最大尊重。

  假如有一天,我患病无法医治。我会说服家人,离开医院,到我曾经想去的地方走走,尝尝那里的美食;每天沉浸在我喜欢的音乐里看书;每周学做2道美食;在阳台上种上我喜爱的花草;和家人在一起回忆生命中美好的事情,写下来。如果实在体力不支,我要求家人遵从我的“生前预嘱”,让我无痛、整洁、在家人陪伴与喜欢的音乐声中安详离开,如若如此,虽在生命尽头,仍有人尊重我的意愿,一切是好。

  我们渐渐年老,告诉家人,当意外来临时我们的选择是什么?没有人能够代替,你是在这个星球上的一个个独立个体。你的生命,你做主。

  你重要,因为你是你;你重要,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西西里.桑德斯

    (为保证竞赛公平性,所有稿件除错别字外,不做任何编修,投稿请至lizhirp@163.com,详情点击《征稿|当你老了,要怎么度过余生?》)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