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老不易,才知养老亦不易(主题征文来稿)

2016年10月19日 09:49:27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从9月26日重阳节开始,我们即陆续发布“老去的生命”年度主题征稿活动入围作品;10月20日24:00前可继续投稿,详情点击《征稿|当你老了,要怎么度过余生?》 

  

  文/朱孝冰

  人生何其幸,大好青春奔前程,风雨兼有至如此,到老不易,才知养老亦不易,呜呼哀哉!

  《礼记》中认为孝有三等,其一为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意思是一等孝为全身心尊敬,二等孝为不能有意无意的让他们受到侮辱,其三才是养老送终。不过就这第三等的养老问题,在当下也是十分棘手的了,特别在农村人口养老的问题上更加凸显。网络上曾流传不同年代的不同的养老标语,红底黄字,从“政府来养老”到“政府帮养老”再到“养老不能靠政府”,此虽是网友们一时调侃之言,却也折射了目前养老问题,实在发人深省。而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有2.2亿,占总人口的15.5%,其中一半生活在农村,并且还呈现出了老年人口增长快、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独居化加速、未富先老等特点。

  笔者曾去拜访过被誉为“扬州十大孝子”之一的江鸣放,从07年至今,他自筹资金在农村开办“鸣放孝老院”收留远近孤苦伶仃、重症困难的老人,九年来由他送终的老人就近两百人。在交谈中得知,这些农村老人家里经济条件都不太好,补助也少的可怜,加之儿女外出打工,更是无暇照看。令江鸣放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是一位临终老人希望能见他远在外省打工的女儿最后一面却又欲见不得见,于是他便摸了口红,打了粉底,趴在床边不停的喊着妈妈,了却老人的最后心愿。不过近来他却萌生了关闭孝老院的想法,除了繁杂劳苦不堪重负之外,最要命的是没有资金支持他继续办下去。

  资金问题确实是挡在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前面的最大拦路虎。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农村数量有千千万,虽有地域、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差异,但对大部分农村来说,贫困都是其头等问题。农民以土地为天,对大部分农民来说,农业收入不高且伴随靠天吃饭不稳定的特点,很多农村老人终其一生不过传宗接代养家糊口,年迈体弱之时又何来养自己,这也是农村广为流传“养儿防老”观点出现的原因之一。

  除农民自身收入低之外,补助欠缺也是一大难题。根据2015年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法规,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从50元每月调整为70元每月。这一调整虽微,但根据我国财政状,结合目前养老问题来看,政府已经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但是否还能更进一步,笔者认为值得去探讨,毕竟这区区70元又能干些什么?而在微博、微信上盛传的“农村老人每月应补贴600元”的呼吁文章则要求太过夸张,要知道按照如此要求,光国家每月发给农村老人的补贴经费即达600亿元,还不包括城市补贴、运作成本等等。

  老要有所养,老也要有所依,养老除了解决物质问题,还需要关心老年人的精神依靠。理想状态下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们本身就是一本青卷古书,刻画宝贵的人生纵横,用自己的摸爬滚打教育着后辈,而后辈的陪伴也是其弥留于世的精神港湾。但就目前来看,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及其严重。20155月,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显示,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在农村中,自己照料自己的老人数量甚至占到了农村老年人总数的67.8%。同时,农村中很少注重老年人的休闲娱乐活动,缺乏专业的乡镇养老服务,老人们的精神慰藉无处安放,极其可怜。

  农村养老问题不是单个问题如此简单,它还牵扯着农业问题、财政问题、农村医疗保险问题、分配公平问题、人口问题等等等等,可以说是一个牵发动身、全面而长期的问题。国家要想从根源上解决这类问题,重中之中便是协调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这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其次在当下阶段,应当做到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发展多元化农村养老模式,还要改革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进乡镇养老服务。

  20151月,养老金“双轨制”废除;之后,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法规,提高了农民补助;2016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又对民生问题做出了斩钉截铁式的回应,表示老有所养决不能是一句空话。

  老人辛辛苦苦劳碌一生,理当安享时日不多的晚年,切不可让他们奔波终了,累其身,伤其心。就算知前路崎岖,养老不易,也得踏足虎山之行!

  (为保证竞赛公平性,所有稿件除错别字外,不做任何编修,投稿请至lizhirp@163.com,详情点击《征稿|当你老了,要怎么度过余生?》)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