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重点应在医院和社区(主题征文来稿)

2016年10月14日 10:01:02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从9月26日重阳节开始,我们即陆续发布“老去的生命”年度主题征稿活动入围作品;10月20日24:00前可继续投稿,详情点击《征稿|当你老了,要怎么度过余生?》  

  


       文/孙全霞 

  据说中国每年有700万人死亡,3500万人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7000万人因为丧失好友而难过,但是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获得相应的心理辅导和关怀,大多数人都只能自我排解,靠时间来冲淡记忆。

  当亲人走向生命的尽头,我们在痛苦中是否会感到不知所措我们为亲人做了很多做的那些真的是亲人所需要的吗?面对这样的问题,很多人是茫然的,因为大多数人根本没有经历过。

  由此引入一个新词:临终关怀,最早是西方人提出的,就是让患者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身体能最大程度减少病痛,能够充分感受到来自家人和志愿者暖暖的人情味,精神上得到足够的安慰,平静安详的离去,而生者也可以获得足够的安慰,精神上获得足够的支持,早些从悲伤的阴影中走出来。

      遗憾的是,我们接受的关于死亡的教育少之又少,对于临终关怀我们还很陌生,对于死亡我们怀着天然的恐惧心。记得以前看到一个新闻,说在一个车站候车室里有一位老人睡倒在长椅上很久没有反应旁边乘客感觉异常,发现老人身体已经冰凉,随即报警,经过120急救人员确认老人已去世,众人都很害怕远远避开,偌大的长椅上只有死者孤零零的坐在那里,只有一个中年僧人穿着灰色僧衣挺身而出,向老人的遗体,右手与死者相握,左手合十,口中念经,为死者超度,送逝者最后一程,给予了死者最大的安慰和尊重,让周围人很是动容,很感慨,我想这是临终关怀的另一种形式吧。

  虽然临终关怀这个词是从西方引进,其实在佛教里也有类似的概念,每当人要去世 ,亲友们或教友们会围坐四周,口诵佛经,谓之“助念”, 让临终者安详的离去,这也不失为一种临终关怀的方式。

  我觉得临终关怀的重点应该在医院和社区。临终阶段病人往往心怀恐惧,精神上的痛苦可能超过身体上的痛苦,医院应当有的放矢,让专业的医护人员从生理上、心理上对其进行关怀,最大程度减轻他们的痛苦。社区医院其实有很多工作可以做,他们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自己与病人地域相近、人缘较好的便利,充分与大医院合作,“接手”那些没有治愈希望的病人,让他们入住社区医院,安排熟识病人的医生进行相应的治疗;对于那些不能住进社区医院的病人,制定临终关怀诊疗计划,医院可以开设家庭门诊,与社区合作,联合社区里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一起上门进行疾病治疗和心理疏导,引导病人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由于与病人及其家属比较熟悉,同时可以开展对病人家属的心理辅导,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指导他们如何让应对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由于中国人特有的观念,有些工作很多都是不容易说出口的,在熟人间开展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社区不仅要配合做好病人及其家属的安抚引导工作,同时还要积极整合社区各种资源对该家庭进行全方位的关怀:可以以社区的名义进行慰问;可以指导社区志愿者和病人老同事老朋友定期上门看望病人;社区社会工作者还可以与病人及其家属的单位进行沟通,让单位工会或人事部门提供一些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如以单位的名义进行慰问,或给予病人家属情绪上的安抚,并在工作安排和休假上给予必要的便利。有时候来自朋友的一声安慰、来自领导的一声问候都能让病人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老年人年纪大了,最怕的就是被遗忘。

  临终关怀不仅可以提高生命的生活质量,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虽然临终关怀在中国普及度还很不够,很多老人离开这个世界时还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怀,死者亲属也没有得到太多安慰,但是相信今后政府一定会加大政策扶持,会让更多的民间组织、社会志愿者加入进来,会有更多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加入到社区里来,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就可以尽最大力量让逝者更有尊严,更少痛苦,更多安慰,让生者少一些哀伤,多一些精神支持。

  (为保证竞赛公平性,所有稿件除错别字外,不做任何编修,投稿请至lizhirp@163.com,详情点击《征稿|当你老了,要怎么度过余生?》)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