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时评:合法化后,专车能否保持初心?

2016年07月29日 16:14:30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西坡

  (作者西坡,“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知名时事评论人;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7月28日下午,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根据新规,长期以“黑户”状态野蛮生长的专车被统一称为网约车,终于有了合法身份。

  “专车新政”公布之后,其里程碑意义被广泛解读,中国成为首个以全国性法规承认专车合法的国家。与去年10月10日公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专车新政”做了不少有利于行业发展的调整,因而几大专车平台迅速表示拥护与支持。滴滴表示,“网约车合法是国家对发展共享经济的肯定和鼓励”。优步表示,“网约车行业正式踏入了规范健康的新征程。”

  网约车合法化,对各方都是利好。专车司机不用再担心被钓鱼,专车平台可以专心开拓市场,地方执法者也不用再面对出租车司机施加的压力。出租车司机或许会感受到压力,但除去寄希望于出租车改革为自己松绑,只能通过提升服务与专车光明正大地竞争。

  消费者的感受则比较复杂了。这几年来,消费者一直在拿资本给的红包,“无优惠不专车”已成为普遍心态,专车的野蛮生长期恰是消费者的红利期,而专车站稳脚跟、几大平台地盘划分好后,免费坐专车、公交价坐专车的好事不会再有。

  现在,消费者在感受到专车合法化的直接利好前,倒更需要担心,今后专车会不会撕去温情脉脉的面纱。当边缘性的变革成长为新的垄断势力,专车的初心会不会变?人见人爱的小清新,会不会变成面目可憎的新巨头?

  这几年,滴滴、优步一直在大把大把烧钱,却能支撑起高达数百亿美元的估值。投资者不傻,他们是因为相信专车平台未来的盈利能力,才愿意砸钱给它们去烧。细心的乘客会发现,最近几个月滴滴、优步的补贴力度已经低了很多。

  资本是逐利的,逐利是正当的,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我们对此应该有清楚的预期。专车撒出来的所有钱都会再赚回去,未知的只是时间。当专车平台判断,不再需要培养消费习惯、争夺市场份额的时候,慷慨的专车会不会变得吝啬,斤斤计较起来?

  赚钱没问题,问题是吃相。互联网产品大都有一个烧钱推广期,但同样进入盈利期后,各个产品给人的观感是大相径庭的。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还是凶相毕露毫无底线,既取决于经营者的自律,也与外部的监管和公众的互动密不可分。

  从某种程度来说,专车平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信息基础设施。其改变世界的能力越大,作恶的能力也就越大,所以保持市场的开放很重要。如果随时有新玩家加入战局,领先者就不敢为所欲为。但专车平台天然具有网络效应,强者愈强,这也是资本方愿意烧钱的原因。还好现在至少还有滴滴和优步两个互为对手,但它们有没有可能某一天突然宣布合并?就像滴滴和曾经的快的合并一样。可见光有市场竞争并不够。

  如何让专车保持初心,并没有太好的现成办法。但提出这个问题,激发人们的思考,至少这一步是必要的。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