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 翔
(作者为六集文献纪录片《致未来书》总编导;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拍摄《致未来书》期间工作照)
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共江苏省委联合出品的六集文献纪录片《致未来书》,在中国共产党诞辰95周年之际,通过央视和江苏卫视与全国观众见面了。作为该片的总编导,我感到十分欣慰。
回望200多个日月星辰,我们江苏广电总台和江苏省委党史工办共同组成的摄制组,沿着烈士的生命轨迹,再一次探寻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艰难岁月中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史必然和沧桑正道,心中感慨万千。
作为一部文献纪录片,创作之初,我们就认为,《致未来书》为建党95周年而生,必须要关照历史、勾连当下,总结过去,求训致用。创作的过程,也是对党的历史的一次再学习。
在创作中,雨花英烈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们,但电视呈现时,精神不仅是一个概念,要有实质内容,要用烈士的思想、行动来代言、来证明,阐述出共产党人对于生命价值的思考和忠于信仰的力量之源。我们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够帮助今天的人们理解那个时代背景下的共产党人勇于担当、救民救国于水火的心路历程,并对烈士为之奋斗的事业有一个更为清晰和感性的认识。
《致未来书》表现的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下,一群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革命简史。时空跨度之大、涉及人物之多、资料信息之少是其他纪录片少有面对的,这对我们的创作是个严峻的考验,不仅要对历史事件有着宏观的认识,还要努力挖掘这些牺牲烈士的细节,从细节入手,从人物入手,从故事入手,以小见大,继而表现出深刻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编导组不惜日夜兼程,全心投入,从前期走访、中期拍摄到后期编辑,力求将每个烈士的故事讲好,在大历史背景下和烈士本人的细节故事中找到最佳切口。
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我们寻访相关烈士人物故事达到52位左右,收集整理了大量雨花台烈士所留的遗书、信件和文物。
在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和美国斯坦福大学格林图书馆,分别查找到了黄励、朱克靖、邓中夏、施滉等雨花英烈的珍贵资料,包括当年他们在俄留学期间填写的登记表、志愿书、入党申请书、党团活动记录、书信、照片等等,这些弥足珍贵的历史档案,不仅深深感动了摄制组的每个成员,也使我们在90年后,依然能够清晰地触摸到他们为探求真理而奋斗牺牲的革命心声。
(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藏、卷宗号为495-225-528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邓中夏档案)
在德国外交部档案馆,我们还找到了一份尘封90年的文件,上面记录了当年德国警察逮捕朱德和许包野烈士等留德学生的逮捕名单。这些鲜活的档案资料,默默见证了革命志士为了人民幸福,抛弃个人的一切,甚至生命的不朽荣光。同时,也对我们疏理本片每一集的主题和结构提供了有益的支撑。
在创作中,我们努力让理性与感性成为一个硬币的两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力争在用情感打动观众的同时,将深刻的历史规律和内涵传递给观众,将故事生动地讲述给观众,直击人心。
创作风格上,我们努力将《致未来书》打造成一种凝重、庄严、壮丽和璀灿的影像呈现和语言表达,特别是在画面的隐喻与意蕴功能上下功夫。既要“咏物”而“言志”,也要“追寻”和“表现”,这就要求我们深刻理解《致未来书》的内在精神力量,以影像的力量将这种精神体现出来。
(作者和同事拍摄《致未来书》期间工作照)
我们围绕每一集的主题词,给出能够象征“信仰”、“担当”、“使命”、“为民”、“生死”和“梦想”的象征性镜头,包括充满革命理想主义,体现青春激荡、人生价值、浪漫情怀的代表镜头,比如空中飘落的红丝带、被风吹过的书页、圣女般的女性形象、镰刀和铁锤等等。意向镜头的画面有时需要有穿透力和厚重感,有时又需要有朦胧和悬浮感,从成片效果看,我们的目的基本达到了。冷静理性的思辨与艺术化的感性处理,在《致未来书》里成功地融合在一起,这也正是文献纪录片的魅力所在。
我想,在长达7个多月的创作过程中,雨花英烈们的不朽精神穿透时空,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位创作者,成为荡涤每个人灵魂的过程,更使我们大家经历了一次崇高的精神洗礼,这是最为难得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