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扬
(作者为六集电视文献纪录片《致未来书》执行总编导;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与同事拍摄《致未来书》期间工作照)
我们从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出发,打开了一串串陌生的故事。
我们从一幕幕熟悉的场景进入,走向了一个个陌生的名字。
对于教科书上邓中夏的事迹,我们并不陌生,但在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当我亲手打开编号“495-225-528”的卷宗,当那些珍贵的档案封存近90年后,第一次被摄像机镜头对准的时候,却有一种全新的感受涌上心间。
(作者寻访资料工作照)
邓中夏目光如炬,引领我们走进他的故事。
在后来的一次次剪辑、看片中,邓中夏的出场每一次都能引起观者惊呼:“太帅了!”“这才叫自带光芒啊!”“原来所谓‘大义凛然’就是这样啊!”
档案中有一张合影,邓中夏和妻子在两侧,看上去才半岁模样的婴儿,乖巧地依偎在父亲怀里。
“多么幸福的一家三口!”这样的赞叹在我们发现更多的背景故事后顿时变成了心酸。邓中夏所任职的赤色职工国际致函一家保育院,请对方接受邓中夏因工作繁忙而无法照料的孩子。
那么,这究竟是一张普通的合影,是一对年轻的夫妇为了庆祝新生命的降临所拍摄,还是即将回国投身革命的父母,在送别心爱的孩子前的一份不舍与纪念?那时的他们无从得知,骨肉再也不能拥抱,转身便意味着永别!
在这张合影的背面,我们发现了一行清晰的俄文手书,这是出自邓中夏的妻子夏明之手——“只给无所畏惧的男人”。
妻子眼中无所畏惧的丈夫,也是世人心中无所畏惧、用生命书写担当的英雄。后来的故事,是邓中夏回国后被捕,受尽酷刑,1933年9月21日在雨花台慷慨就义。他的妻子一生都在设法寻找这个留在俄罗斯的孩子,却始终未能找到。
邓中夏曾有四个儿女,皆夭折或下落不明。他没能在湖南宜章老家的族谱里,留下后代的名字,但他的精神在一个民族的血脉里,永远流淌。
和邓中夏一样,在纪录片创作过程当中,雨花台英烈们革命生涯的更多细节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我们熟知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的英勇的东北抗日联军,熟知赵尚志、杨靖宇和赵一曼,却甚少提及为创建东北抗联播撒第一批火种的罗登贤烈士。
我们在上海市档案馆泡了整整一天,查找到一份1933年中英文版的《中国论坛》,报道中罗登贤在国民政府法庭上大段的慷慨陈词,被直接用到了片子里,辅以阴森法庭与抗战场景交叠的画面。曾经感动我们的,相信也能感动观众吧。
(1933年《中国论坛》相关报道)
我们熟知20世纪早期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熟知蔡和森、周恩来、赵世炎,却对许包野这个名字太过陌生。
你很难想象留学法德奥、通晓六国外语、获哲学博士学位、在苏联当过大学教师和法官的许包野,最终却选择了回国投身革命,至死无悔。虽说彪悍的人生不需解释,但如果有人用生命来解释,你是否和我们一样,愿意倾听?
我们熟知身殉辛亥革命的鉴湖女侠秋瑾,却极少人知晓另一位妇女解放运动先驱张应春烈士。她慕秋瑾之名,为自己改名“秋石”。
这位大家闺秀的日记展露出一位会表演体操、手球,热爱跳舞、唱歌,修习英文、绘画的水乡才女,而她在25岁时创办的《吴江妇女》,至今读来振聋发聩。生命在青春年华戛然而止,诠释了“入了党,一切都可以牺牲”的誓言。
我们熟知南京作为民国首都的那一段历史,在许多时候它被包装得只剩风雅浪漫的情调,却令人忽略了另一面血雨腥风、你死我活的斗争。
整个新民主主义时期,南京的中共党组织遭受过八次大的破坏。前两任市委书记相继遇难、南京地下党组织危在旦夕之际,25岁的黄瑞生毅然赴任。英雄异于常人之处,正在于临危不惧、履险如夷。
我们熟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熟知鲁迅先生和“左联五烈士”,却淡忘了中国革命文学的拓荒者——牺牲在雨花台的洪灵菲烈士。
“母亲,我不愿意做一个忤逆的儿子,但这时代特别课给我们青年人一种重大的使命……为着大多数人的幸福而流血,而牺牲,这是十二分值得的啊!”这样的“致未来书”,一次次让我们热泪盈眶。
那些殒身不恤的故事,那些血荐轩辕的名字,值得我们献上深深的敬意。
当你站在高高耸立的纪念碑前,便不由得仰望英雄,感怀历史,砥砺精神;当你观看这部名叫《致未来书》的纪录片,希望你能和我们一起,真正静下心来,平视他们,触摸往事,追寻来路。
我们身处其中的今天,是他们为之奋斗的未来。
走向明天的我们,当永远铭记留在昨天的他们。唯有铭记,才有可能离理想的真正实现近些,更近些。唯有不忘初心,才能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