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时评:高考应该是毛坦厂孩子们的唯一出路么?

2016年06月06日 18:10:18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缙闻

  (作者缙闻,“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每年高考前后,总会有一波“高考工厂”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衡水系,当地的一中和二中均以极高的重点高校录取率而闻名全国,又以非人性的军事化管理而饱受争议;大学时期,每当碰到来自衡中的同学,大家都会投来惊叹的目光:“哇!你究竟是怎么从衡中活下来的啊!”然后该同学就会露出尴尬而不可琢磨的笑容。

  我想,我永远无法体会那种笑容背后暗藏内心的五味陈杂。

  实际上,衡中的学生并不是最具悲情色彩的;和衡水系采取相同管理制度的高中不胜繁举,他们中的大部分却远拿不出衡水系那样令人艳羡的高考成绩,毛坦厂中学就是其中一个。这个位于安徽六安辖下偏僻小镇的高中,用几乎等同监狱的管理办法,培养出大批二本三本的考生;2015年前,唯一一个考上清华大学的考生徐鹏,成为整个毛坦厂的英雄。

  尽管重点院校录取率并不算高,但却抵挡不住毛坦厂人高考崇拜的热情。6月5日,毛中举行了每年一度的“送考节”:万余名家长与居民齐聚校门外,夹道欢送今年的高考考生们奔赴“前线”,以至于当地需出动警车为送考大巴开道。路边的家长们卖力地挥舞手中的旗子,喊着加油的话语,仿佛一出充满黑色幽默的荒诞喜剧。

  不忍心苛责这场送考仪式中的虔诚之心,也不想“何不食肉糜”般的在此妄谈素质教育,但回归到家长和考生们对于高考终极目的的期许,有一个残忍而现实的问题想问,当寒门子弟举家欢庆孩子考入大学的时候,是否确信一张三本文凭必能打开心中体面职业的大门?十多年的寒窗苦读必能换来和城市的他们一并坐下来喝咖啡?

  也许,是时候破除大学崇拜了,特别对于农村地区而言,高考不该是脱贫致富的唯一出路。

  在我的老家,甘肃省会宁县,教育曾是绝多数农村家庭改变自身命运的惟一通道,也是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立县之本”,多年来甚至有个不为外人知的奇观:一望无际的简陋土坯房中,但凡看到漂亮整洁的红顶砖瓦二层小楼,不用问,必是学校。“再苦再累不能苦教育”,是贴在每座小楼砖墙外的标语和当地人心中的信仰。会宁人对“读书脱贫”寄予着赌博式的希望,但近年来,当无数场豪赌化作一场空的时候,许多人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如今早已不是刚刚恢复高考制度的那个年代,金榜题名后,鲤鱼不见得就能跃入龙门。

  2010年的时候,《南方周末》针对会宁县“教育脱贫”现象做了深度调查,指出:大量农村大学生毕业即失业,长期举债供养学生的农村家庭血本无归,“因教返贫”屡见不鲜,“教育立县”已遭遇“教育破产;同年,父母亲同村的一部分孩子在初中毕业后放弃了读书,到湖南、浙江等地的职业技术学院学了一门手艺,几年后学成出师,做厨师、糕点师、化妆师和理发师,慢慢的也有人做出了名堂,开店或到公司管理层,在大城市立住了脚。

  于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摆在了眼前:一张三本文凭并不见得能在北上广深换来一平米的厕所,而扎扎实实学门手艺,也不见得就会饿死在大城市里。这样的悄然变化,狠狠冲击着我们已有的观念体系。

  几千年来,科举制和官本位的捆绑让国人对读书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愫。我们信奉“书中自有颜如玉”,信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种观念时至今日依旧流行。待到有朝一日,恍然发现读书和金钱并不必然挂钩,写字楼里的收入并不必然高于早早出门打工的小伙伴,我很难想象,对于举家借债读书毕业的寒门子弟而言,那会是一种怎样的打击。

  但实际上,这才是一个现代社会应有的正常职业发展路径。

  职业教育,这个在中国长期被忽视的教育体系,从来都不该是“末等教育”。

  在西欧发达国家,德国抑或法国,都有着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即使在日本,职业教育也有相当规范的晋升路径;唯独在中国,职业教育在“唯有读书高”的观念裹挟下一团乱麻,且处处遭遇来自高考体系的仄逼:诸多吃香的理工科院校本该是职业技术学院,却唯有经历高考才能名正言顺的进入,和职高全无顺畅对接的可能性;而大量三本院校,本无做大学教育的能力,却不愿“放低”身段办好职业教育,几乎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很多无法考入一本二本的寒门子弟,在高考后选择进入三本大学,考前全然不知报考专业情况,学时找不到丝毫兴趣和热情,毕业后很难找到称心的工作,如此恶性循环,倒不如令政策引导他们早早放弃高考这根独木桥,从职业教育中寻找一条新的出路。

  均衡基础教育资源和规范职业教育体系,理应是破解“高考工厂”困境的两个办法;前者应对教育公平,后者应对就业失衡。而在当下,前者现状无法立即得到改变,我们对于后者却有卑微的选择权利。职业教育尽管并不完善,但毕竟不是孤注一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