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时评:允许18岁结婚,那又怎样?你可以结,也可以不结

2016年01月08日 11:21:35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马青

     (作者马青,“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南京广播电视集团首席主持人;本文系作者为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人口学者何亚福近日写文章倡议把法定婚龄降到18岁。其实这不是他第一次提出这个观点,他的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个18岁的公民是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他可以扛枪上战场,若违法犯罪也要承担一个成年人的完全行为责任,那么,他为什么不能结婚呢?在他最近一篇文章里引用了一个网上的段子:“法律规定男人18岁可以参军,22岁才可以结婚,说明女人比敌人难缠,结婚比打仗危险。”

  这个段子很可能是模仿了美国的一个类似说法,只不过美国说的是法定最低饮酒年龄。美国人18岁甚至有的州更早就可以结婚了,但联邦法定饮酒年龄却是21岁。于是在美国,就有一个段子形容:“酒比敌人和老婆可怕。”尽管一个是结婚年龄,一个是饮酒年龄,但两件事还真蛮相似。美国也有人以18岁已成年,是完全行为能力人为由,提出降低最低饮酒年龄。但是,美国一个推动了此项立法的民间组织“母亲反对酗酒驾车”坚决反对。她们的理由很有趣,说人的大脑要到21岁左右才能发育完全。酒精对21岁以下人的影响,不同于21岁以上的人,所以法定喝酒年龄不能降低。

  在日本,干脆认定20岁才算成年,以此为依据确定了各种资格。去年,日本正在推动修改立法,将成年的年龄从20降到18,不过,即使讨论修改,自民党亦表示对有关于身体健康及为防止不正当行为等设定的吸烟喝酒年龄限制排除在修改之外。

  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何为成年,以及成年之后是否依然要有部分权利限制,并不是那么是非分明。

  那么,我们应该把法定结婚年龄定在什么年纪好呢?一开始,确定婚龄的重要依据是生理意义上的成熟。所以,在有的国家,认为12岁生理上就可以结婚生育了,还有的国家把这个年龄确定在14岁。但是后来,确定婚龄的依据除了生理之外,还加入了社会因素,比如,经济独立的时间、心理成熟的时间、人口调节的需要等,慢慢的,世界各国比较普遍的婚龄大多在16-18岁。于是,《红楼梦》里发生在十几岁少年之间的爱情故事,搁到今天,正是被老师家长严厉防范的“早恋”。

  如同我国婚龄晚是出于抑制人口增长的需要,欧洲一些国家曾经在一战和二战之后为了增加人口而调低法定婚龄。也就是说,法定婚龄这个标杆具有某种导向作用。从这个意义出发,把婚龄从男22女20降到18岁,在当下人口政策调整的背景下,就有了正当性。

  但问题在于,这种导向性恐怕远远抵不过经济教育水平的发展对人类婚姻制度的冲击。法定婚龄是对权利的一种规定,权利是可以选择可以放弃的东西,而义务和责任不是。所以,可以18岁结婚,不是必须或应该。实际上,最新调查显示,全国的初婚年龄是25岁,而多个省份的初婚年龄早超过了30岁,比如江苏就是32.4岁了。这个数字与许多经济发达国家水平接近。调查显示,2010年,美国不结婚的成年人首次超过了已婚者。而日本,25岁以下的成年男子中,每一百人只有6个有伴侣,晚婚不婚者越来越多。

  晚婚和不婚,这几乎成了世界趋势。这里当然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而不同国家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比如美国的调查发现,单身女性不婚的首要原因是觉得嫁给一个没用的男人对生活根本毫无益处,另外,结婚易离婚难也是不想结婚的原因之一。而日本的调查发现,单身男女想结婚的比例并不低,经济现实是阻挡他们进入婚姻的一个重要门槛。有社会学者认为,女性受教育程度与经济独立程度,与结婚需求呈负相关。这些影响因子,在我们的社会里,也正在发挥着它们的威力。

  有人反对法定婚龄降到18岁,理由是,十八岁才刚刚高中毕业,经济不独立、心理不成熟,怎么能结婚?从晚婚、不婚以及少子化的趋势来看,这种担心就纯属杞人忧天。经济不独立的18岁少年,事事仰赖父母,你又何必替他们的父母为他们结不结婚操心?就像那些担心孩子嫁不出去的父母,你再剖析所谓“剩女现象”,也帮不了焦急的他们。

  还有人说,把结婚年龄降到18岁会导致农村少女更容易失学。这其实是本末倒置了,失学不是因为可以早婚,早婚只是失学的结果,或者说,是经济困难地区女性不能接受充足教育的一个出路。你即使把这个出路堵上,也阻止不了事实上的早婚。不允许领证,农村一些地方办个酒就等于过了明路。以前法定婚龄没能阻止,以后的法定婚龄只怕对此亦无能为力。

  法定婚龄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但恐怕,也就仅此而已吧。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