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班记者每周手记:相亲奇遇记

2015年11月20日 09:53:44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王超

  (作者王超,江苏广电城市频道记者;本文系作者为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记者几乎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的人,有的人愿意沟通,有的人不善表达,有的人一面之缘,有的人成为了好友。不管是工作上的简单接触,亦或是相见恨晚成为知己,依靠职业的特殊性,记者们或多或少地都会收获到一些工作之外的“附加经历”,虽然每个记者的经历都不同,但这些也的确算是人生的“意外收获”了。

  收获小学徒

  周五晚上,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女孩儿,放学后从杭州坐高铁到上海,中途睡着了,到了南京她才意识到坐过站了。

  在南京南站的服务站里见到她的时候,她在写作业,火车站的工作人员着急地联系她的家人,她却一点都不紧张。我们采访完了列车员和车站的负责人,当我想采访女孩儿的时候,她拒绝了。我只好坐在椅子上和她聊天,她只说自己上五年级,别的什么也不愿说,然后一直问我是怎么当上记者的。

  我大概说了我学了什么专业,怎样当上了记者。她听的半懂不懂,然后和我说,她也是学校的小记者,长大以后也想成为记者。我说既然你也是小记者,那就配合我做好这条新闻。她沉默了几秒钟,点了点头:采访我可以,必须要给我打马赛克,要不然我的同学会嘲笑我的。我说:你是未成年人,马赛克是一定的,保证你的同学看不出来。

  一个小时之后,女孩儿的爸爸开车赶来接她,临走的时候,女孩儿跑过来说能不能要一张我的名片。第二天,她加了我的微信,说她要代表学校去采访市里的领导,问我怎么办。我回复她说:你们都还是小学生,问你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就可以,比如减负的问题.晚上,她又发来了信息,说她结合自己的实际问了市领导为什么学校减负了,小学生的书包却越来越重了,得到了领导和老师们的好评。

  后来她经常在微信上问我一些问题,有的关于记者采访,有的是我也无法解答的家庭作业。前段时间他和爸妈来南京,我带他们参观了电视台,让他亲身感受到了记者工作的流程和工作状态。离开的时候,她说她坚定了要做记者的理想。人小的时候总是会对未来有很多种憧憬,如果因为认识了我,让一个孩子看到了未来自己的努力方向,这件事情的意义和价值,比那一条新闻要高太多了。

  “妙不可言”的相亲

  一个晚上,我和一个女记者去帮助社区大妈维权。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我们要离开的时候,大妈拉住了那位女记者的手,问她是不是单身,女记者点头说是,大妈开心地说:她儿子正好也没有女朋友,而且一米八的个头,长得也帅,希望他俩能认识一下。

  我们试图离开,哪知大妈根本不愿放手,女记者只好同意和大妈的儿子见一见。其实在电视台做记者,单身的几率很大,女记者和我当时都觉得,这或许是段不错的缘分。第二天,大妈的儿子联系上了我们的这位女记者,说是要一起看电影。约好了时间和地点,女记者怀着忐忑的心情出发了。

  见到人的时候,我的同事傻眼了,不仅长相不像大妈口中说的那么帅,身高也只是和她差不多(女记者身高不到170cm)。“你还没吃饭吧,要不你先去吃点饭。”大妈的儿子对我的同事说。当时的时间是傍晚6点,我们的女记者以为是两人一起吃饭,再一起看电影,谁知道大妈的儿子提前吃好了。“我不饿,我们直接去看电影吧。”

  大妈的儿子拿出两张《百团大战》的赠票说,我们就看这个吧。女记者惊呆了,也彻底被大妈的儿子“打败”。电影结束之后,女记者二话没说就离开了电影院,此后就再也没有和大妈的儿子联系过。经过这次奇妙的“缘分”,我的那位同事更加不相信爱情了,后面的好几个相亲都被她拒绝了。我和她开玩笑说:如果你孤独终老了,是不是会恨我和你一起遇见了那个大妈?

  记者的“意外收获”特别多

  当一名记者,特别是偶尔上夜班的记者,类似这样的“意外收获”真的很多。当然,并不是每一段意外收获回忆起来都是那么风趣和轻松,很多意外经历的背后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痛苦。不管是温暖的记忆或者是心酸的过程,这都是记者这个职业带来的意外,我们接受了这个职业,也必须接受所有的“附加值”,这或许就是每个行业都有自己苦衷的原因吧。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