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屠呦呦获诺奖更重要的,是信仰与追求

2015年10月07日 11:17:05 | 来源:江苏网络电台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肖余恨 

  (作者肖余恨,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教授,知名时事评论员;本文系作者为江苏网络电视台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本年度诺贝尔医学奖,在中国立刻获得刷屏效应,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大陆科学家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说是标杆当不过分。各种解读纷至沓来,各种归因稀奇古怪,各种批判也向纵深处发展。一时间,热闹非凡,舆论场硝烟弥漫。这种奇观,恐怕也只有在当下的中国才可能出现,这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中国人围绕诺奖的焦虑已经接近临界,二是中国人的价值冲突和失序,也白热化了。

  曹林先生以尖锐的笔力,以一篇《瞧瞧屠呦呦获奖把某些人烧成什么样子了》,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批评。我部分同意曹先生的观点,那些搭车说事的、迫切归因的、兜售心灵鸡汤的、围绕中西医论战的,基本上属于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通病。但屠呦呦获奖这件事,确实能够给我们带来安慰,也应该给我们带来思考。对此,也不能一概否认。一千人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不同专业、不同方向,有理性、有逻辑、有感触地发表有建设性的观点,这不仅正常,而且必要。

  对于获奖本身,屠呦呦女士表现得非常谈定:这既意外,也不意外。获奖更好,毕竟这是对她本人、对她的团队、对中国的科研人员成绩和贡献的一种肯定。获不了奖又怎样?她和她的团队所做的贡献,因她们的贡献而挽救了世界上数百万人生命的事实,就摆在那里。《科技日报》总编刘亚东说得好:“屠呦呦获诺奖,请为她点赞,别拿她说事。”意即别拿本已没有争议的这一医学成果,随意解读、任意裁剪,制造舆论混乱。

  屠呦呦获诺奖,已经被贴上了各种标签,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话题性的话题,我们到底该如何理性看待?近年来,对中国教育制度和科研体系的反思,一直不断。作为一个综合国力迅速攀升的大国,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非独一个屠呦呦才能让我们提气和自信。在日渐浮躁的当下中国,尽管有许多像“烟草院士”那样的丑闻不断出现,但还是有许多像屠呦呦这样的科学家、学者,为了自己的信仰,为了纯粹的科研目的本身,在不计功名、不计报酬地默默地工作着。对这些有信仰、有追求的科学家来说,他们也许并非把自己的工作单纯视作奉献,而是喜爱这样的工作,并能够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计较什么,他们有的,只是为了人类和平、为了国家荣誉、为了人类福祉、为了中国科学家的尊严,甚至只是为了科学本身,而心无旁鹜地忘我地工作着。其它,在他们看来,都是浮云。

  这让我想起了已经去世了的核科学家林俊德院士。虽然林教授高票当选为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榜首,但到底还有多少人记得他、了解他?我是表示怀疑的。他是中国科学家中的代表人物。他曾说:“我能力有限,一生只能做一件事,但我要尽最大的努力做好这一件事。”他在临终前,为了整理资料,和时间赛跑,坚决放弃手术。生命和事业,在他的天平上,却有着和普通人不一样的重量。他严谨治学、踏实做事,为中国核试验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我不能躺下,一躺下就起不来了。”在生命终止的3天前,病情突然恶化的林俊德顿生危机感,断然婉拒医院延长自己生命的最后努力,强忍剧痛坚持下床工作,把手中的重大国防科研工作,清楚无误地交待给了同事和他的学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重新检索一下林教授的点滴,或许可以重新体会信仰和忠诚的含义。

  如果没有一批,甚至一大批屠呦呦、林俊德这样的科学家,我们的国家,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发展成就。他们身上,有着“我们的事业,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样的济世情怀,有着只争朝夕的时代紧迫感,有着舍我其谁的使命和担当。他们没有时间去争论什么,为了事业,为了人类的幸福,为了国家的利益,也为了自己心中的信仰,脚踏实地,兢兢业业,数年如一日地忘我工作。

  这些人,是我们国家的脊梁和希望。在这价值观剧烈嬗变的今天,或许奉献要讲条件了,或许各种不公会打击士气,或许有时精神追求让位于物质享受,但总有这么一些人,用他们的精神在支撑着我们这个伟大的国家。难道,我们不应该从他们身上,感悟到一些什么吗?

  美国心理学家保罗·罗辛和爱德华·罗伊兹曼在《负面倾向、负面压倒和扩散传染》中解释了人的负面倾向的四个要素:效力、强度变化、压倒力、分辨力。大意是,对待一件事物,负面印象会大于正面印象、负面效力会大于正面效力、负面倾向会压倒正面倾向。由负面偏向支配的批评,会产生一种自激效能,越说越激愤、越说越尖酸刻簿。对待任何一件事,我们几乎都能找到不同的着眼力,对屠呦呦获奖一事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想批评,可以从许多方面找到可以依托的论据,但结果,只能是让负面偏向主导我们的情绪。而这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糕。

  转型中的中国,从来不缺少批评的素材。批评本身不是坏事,但要看是怎么样的一种态度。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黑,不见白,这样的批评,最后打击的只能是我们的民族自信,摧毁的只能是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对屠呦呦获诺奖,我还是愿意更多的人,从她们身上看到我们中国科学家的追求、信仰和执着,看到我们中国在崛起,看到科技差距所带来的紧迫感,而不是妄自菲薄。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