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时评:不会发微博的老人们一直在网络上被讹诈

2015年09月23日 10:17:11 | 来源:江苏网络电视台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曹 林

  (作者曹林,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知名评论人,中国青年报编委;本文系作者为江苏网络电视台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女大学生扶老人”事件,自9月8日起剧情多次变化。

  起先,安徽淮南师范学院女大学生袁某自称扶摔倒老人被讹,并在微博上寻找目击者证明清白。随后,有网友表示自己是目击者,并愿意作证。连日来,又有几名目击者实名作证,称在事发现场曾亲耳听到袁某承认撞人,并向老太道歉。21日下午,淮南警方通报称,经多方调查取证,认定这是一起交通事故,女大学生骑车经过老人时相互有接触,女大学生承担主要责任,老人承担次要责任。

  事件引发的讨论一波三折,终于有了警方的通报。想起事情刚发生时与一个学生的对话,她很想评这条新闻:大三女生扶摔倒老人反遭讹 为证清白寻目击者--分析“坏人变老”。我说,这标题有问题,细看新闻,准确说法应是“大三女生自称扶老人反遭讹”,只是“自称”而已。事实还在调查,真相不明,不要根据以往经验先入为主,不妨等等再评,评论永远不能跑在新闻的前面。

  现在看来,这种谨慎是很有必要的,避免被反转新闻打脸。其实当年彭宇案也是如此,几年彭宇承认,当时确实碰了老太太,并非如先前所说是被讹诈。如今一发生类似事件,舆论就本能轻信一方叙述,骂“老人变坏”和“老人变老”,好像街头处处都是随时准备讹人的老人,处处都是被讹诈吓得不敢扶人的无辜年轻人。为什么看到类似事件,舆论就习惯性地站在年轻人那一边去骂“老人”呢?不仅仅是被片面的报道所误导,背后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原因,折射出很多深层次的大众心理疾病。

  所以,那些一开始跟着新闻骂老人的大众,没有理由把自己打扮成快餐新闻的受害者矛头反转又开始骂媒体和那个女大学生――他们更需要把矛头指向自己,在被反转新闻打脸的尴尬之中反思自身的心理疾病。

  一些媒体和公众之所以被“大三女生扶摔倒老人反遭讹,为证清白寻目击者”牵着鼻子走,因为这条新闻太符合它们对新闻价值的消费要求了:多有冲突性,多有故事性,多能激起网友的愤怒,多能反映出这个社会的道德变异于是根本不问新闻描述是不是可靠,不顾这是否只是一方的叙述,也不关心事实是否有被裁剪和扭曲,不假思索地就义愤填膺地去骂老人了。相比“学生说谎”,“老人讹诈”更有新闻冲突点和吐槽点,更符合舆论消费新闻的需求,所以人们选择相信“老人讹诈”。

  人们轻易选择相信“扶人反遭讹诈”,还源于大众骨子里的一种劣根性:喜欢把责任推给别人——不是我们不想做好事,而是外在的环境逼着我们不敢做好事。你看,做好人被讹诈了,不是我没有道德担当,不想做好人,而是人心险恶,这样做有很大的风险。

  很多人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选择相信“是扶人而不是助人”,潜意识中是想为自己的冷漠寻找借口,为自己推卸责任寻找正当性。

  为什么人们本能地就相信那个摔倒的大妈是在诬陷那个年轻人呢?

  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常常忽略其中的话语权问题。每发生这类事情,人们都会本能地站在年轻人那一边,为什么呢?无关正义感,也没有是非,无非是屁股决定脑袋的站队罢了。毕竟,当下主宰着网络话语权的不是那些可能摔倒的奶奶和大爷,而是年轻人。这些人主导着网络话语权,可想而知,当发生老人与年轻人的道德冲突时,这些人会本能地站在哪一边?当我们看到“扶老人反遭讹诈”的新闻时,围观的大多数也很容易立刻进入角色,选择一个最符合自己身份的角色,让自己进入到那个被老人讹诈的年轻人的位置上,自然而然充满正义感地去批判那个无耻的“讹诈者”。

  太多人只愿意相信自己心目中的那个所谓“真相”,坚信是老人讹诈而不是学生说谎,这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