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文化产业白皮书(2022)正式发布 新业态新趋势新举措 南京文化产业蓄势赋能

2022年12月27日 12:05:52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12月15日召开的南京市文化产业工作推进会上,南京文化产业发展白皮书(2022)(下称“白皮书”)正式发布。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繁荣发展文化产业”的目标,提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的发展路径,为文化产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白皮书从发展成就、发展特征、区域特色、创新赋能、市场主体、载体建设、新业态新趋势、“文化+”融合发展、支撑体系、谋篇布局十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南京文化产业发展十年成就、最新成果和未来举措。

  回望十年 南京文化产业发展硕果累累

  十年来,文化产业创新政策接续布局,南京文化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传统产业持续转型升级,产业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产业规模实现突破。2021年,南京文化产业增加值首破“千亿关”,达1063.99亿元,占GDP比重达到6.5%,位居全省第一,稳定成为南京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十年来,市场主体迅速增长。截至2021年末,全市文化企业数量近3.4万家,比2012年净增1.94万家,年均增幅达到9.9%。2012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893家,2021年增至1840家。2021年,营业收入亿元以上文化企业数量达479家,比2012年增加263家,数量进一步增长。

  十年来,南京大力推动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文化与体育的深度融合,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成效显著,2021年末,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出版、动漫、多媒体等16类文化新业态的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20.00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比重超40%,同比增长19.3%,营业利润、应交增值税等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呈现两位数高速增长。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成果斐然,不但创成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更是在2022年成功入选文旅部激励地市名单。

  十年来,南京持续强化文化产业载体建设,截至2022年11月,共建成1个国家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11个国家级、34个省级、103个市级文化产业园区,“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局面已经形成。

  着眼当下 “文化+”融合引领

  当前,南京正在积极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进一步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推动长江文化、大运河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构建以文化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文化装备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数字文化产业为代表的新业态发展成效显著。2021年末,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出版、动漫、多媒体等16类文化新业态的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20.00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比重超40%,同比增长19.3%,营业利润、应交增值税等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呈现两位数高速增长。2021年5月南京在全国率先尝试构建了由48个小类构成的数字文化产业指标体系,2021年6月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后,基于该标准对48个小类进行了拓展,加入和调整了数字文化产品的制造、批发、零售等小类,形成了由53个小类构成的数字文化产业构成指标体系。

  “根据该指标体系,金梧桐文化产业研究院测算,2022年上半年,南京全市数字文化企业营收占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比重超70%,其中数字文化产品制造和服务、数字文化技术应用、数字文化要素驱动等核心产业占比超45%,以数字文化产业为代表的文化新业态对产业贡献度超75%。”金梧桐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南京邮电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子敏说。

  面向未来 四大举措开创新局面

  在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南京将进一步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龙头文化企业带动战略、深化“创意南京”建设、推动文化消费创新升级等四大举措,全面开拓南京文化产业发展新局面。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率先建成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高地、文化金融合作示范高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高地、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高地,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不断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