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教育部要求暂时下线"拍照搜题"类作业App,让一些靠此辅导孩子作业的家长"没了金刚钻"。其实,辅导孩子作业是一件专业的事儿,不管有没有作业APP,大多数家长可能并不适合承担这一任务。在"双减"背景下,学校和教育部门如何更好地担起责任,为孩子完成作业提供足够支持呢?来看看南京的做法。
做好线上线下个性化辅导
下午5点半,正是课后服务时间。在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幕府山初级中学,初二年级正在进行作业辅导,每个班级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四门学科老师进行答疑和作业批改。学生们利用在校时间,就可以完成大部分作业和疑难问题。因为这样的便利,学校初一、初二年级课后服务参与率达到100%,初三年级几乎全体参与了晚自习。
学生家长吴先生说:“有了课后服务以后,我们家长辅导小孩作业的时间相对就减少了,我们就有时间做一些亲子活动,出去散散步、谈谈心。”
如果在校时间不足以解决作业疑难问题,那么回家后,利用在线平台也可以向老师求教。南京鼓楼区早在2018年就推出公益性教师在线辅导平台--"在线伴读",以学生提问、老师"抢单"的方式,为区内中小学生提供答疑服务。
截至2021年11月底,"在线伴读"平台上学生累计提问27500多条,教师解答近25000条。今年"双减"期间,南京鼓楼区又推出了"鼓老师讲作业"在线辅导,由鼓楼区在职教师每周按照各学段、各科进度发布课后练习,学生在线做题并查看解析,查漏补缺,巩固知识。为了提高在职教师参与的积极性,鼓楼区教育局还制订了积分奖励政策。
“答疑结束后,老师获得学生点赞,就可以在平台上积分。” 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董伟山介绍:“积分累计到一定程度可以兑换区级公开课证书,这些证书对于老师评职称或专业发展是很有用的。”
转变观念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如果在校答疑和线上答疑都不能解决孩子作业问题,那有可能是作业布置多了、超纲了。为了杜绝"题海战术",倒逼老师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南京市玄武区本学期在12所学校试点"作业管理数智平台"。
老师布置作业要填写预计完成时间,如果总量超过"双减"政策规定的小学三至六年级60分钟、初中90分钟的上限,平台就会预警。学生完成作业要计时,由家长通过平台填报,如有超时,老师会收到后台提醒,并及时询问相关情况。
“随着国家考试评价制度的转变,其实‘题海战术’已经是事倍功半了。”南京市科利华中学铁北分校校长汪磊说:“老师必须要转变课程观、作业观,只有转变了,落实到行动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作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科利华中学铁北分校为学生设计了基础、精进、拓展三个层次的作业,通过"作业管理数智平台",实现了作业分层精准推送,在布置作业时还会提供相关教辅资源,确保绝大多数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也极大缓解了部分学生对作业的畏难情绪。
初一学生聂雨萱说:“我觉得最近作业变得有趣了,比如语文老师带我们准备辩论赛,生物老师和我们一起捡起树叶、做树叶画,让我们写作业的积极性变得更高了。”
初一学生颜子程说:“我觉得拓展作业还是有一定挑战性的,不过我每天基本上都能在一个半小时内完成。“
为了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近期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制定并印发了《义务教育阶段作业管理指南》,覆盖小学、初中阶段14个文化类学科,每个学科4个案例,共56个典型的作业案例,为教师布置作业提供参考。
“这是第一次体系化地去做一个南京全市的作业指南。”南京市教研室教管中心副主任王少峰说:“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让我们的老师有据可查,有一个规范的参照,有一个模板,可以按照这种方式能够去进行作业的优化设计。”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姚伟 徐授科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