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讯 记者/王晟 汪伟捷
8月24日上午,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承办的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创意组总决赛、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华东赛场预决赛开幕。本届大赛创意组总决赛吸引了来自全国70所高校、90支队伍、共计340余人报名参赛,华东赛场预决赛吸引了来自华东地区59所高校、209支队伍、共计560余人参赛。
接轨前沿 新增AI和深度学习项目
赛场上,小车在赛道上前进、转弯、爬坡,选手们全神贯注,根据小车运行情况随时调整算法,不断优化,每当一辆小车顺利运行一圈回到终点线,赛场内就爆发出阵阵掌声。
今年新增的AI电磁组格外引人注目,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组委会秘书处主任、清华大学教授卓晴说,今年由于人工智能的兴起,引入了AI电磁组,不需要手工编写算法,而是依靠机器学习让小车自主“升级”,完成运行。
上海理工大学参赛队的小车,在赛道上不断刷新最好成绩。团队成员叶海瑞说,比赛要求小车的电磁传感器距前轮中心轴不能超过5厘米,对原始学习数据的精确性要求特别高,机器学习的加入让他觉得这个组别“更有趣味性”。
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华东赛场组委会秘书长、南信大自动化学院院长助理周旺平说:“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的前沿课题,利用深度学习的模型,通过采集数据、训练模型,就能使小车能在给定的模拟道路上自动行驶,包括自动识别红绿灯、斑马线等道路标识,让比赛与实际情况更加接近。”
小小赛车学问大,“后浪”乐在其中
据介绍,比赛所用的车模虽小,但包含的基础知识、开发的工具链、所要求的技术能力与真车相通。竞赛设定的任务,也是“设计制作在特定赛道上能自主行驶且具有优越性能的智能模型汽车”等复杂工程问题,以此鼓励大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研究智能汽车的机械结构、电子线路、运动控制和开发调试,激发“后浪”们科学探索的兴趣,工程技术研发的潜能。
“我喜欢这项竞赛,它能带给我很多收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的盛泽轩,从大二起就开始参赛,今年已是他第三次来到智能车的赛场,依然乐此不疲。他说,每年11月公布赛题之后选手们就要开始备赛,课余时间都“泡”在实验室里——软件方面需要编程,硬件需要做电路和机械结构设计等等。这些内容在课堂上涉及较少,需要团队全体成员自学甚至创新去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最终完成比赛任务。几年来,智能车竞赛让盛泽轩更加了解和喜欢自动化专业。目前,他已经保送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线上线下结合 今年不设全国总决赛
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李少远教授介绍,本届大赛在疫情防控的要求下,比赛模式发生了变化,大赛分区赛、省赛,不再集中组织全国总决赛,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组织难度更大,要求更高。此次华东赛场比赛不仅有激烈的线下比拼,现场还有来自北京乾勤科技的两位主播进行实时的赛事解说,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线上直播。
据了解,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自2006年开展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四届,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400多所高校2000多支队伍参与的重要赛事,在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求真务实学风等方面产生了显著效果,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少远,东南大学教授戴先中,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组委会秘书处主任、清华大学教授卓晴,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组委会成员马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李北群、副校长邓志良出席大赛开幕式。
(通讯员/方向 唐翠梅 图片来源:大赛承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