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夏收夏种时节,总会为下一季种点啥而犯愁。现在好了,我加入一个特别的‘朋友圈’,有了一家特殊的‘银行’,种啥无须再纠结了。” 高港区胡庄镇种粮大户戴涛说。
6月18日,高港区农场主协会成立,并与益海粮油(泰州公司)、省农垦农业服务公司签订了三方订单收购协议,以建立“粮食银行”方式收购秋季水稻。戴涛口中的“朋友圈”就是农场主协会,特殊的银行就是“粮食银行”。
“以前种粮食,价格由粮贩子说了算,农场主十分被动,利益很难保证,往往丰收之日也是忧心之时。”高港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叶健介绍,为此,该局创新工作举措,组建农场主协会,并主动当起“红娘”,推动协会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合作。目前,该局正以胡庄镇为试点,与区内大型粮油公司签订水稻收购订单协议,依靠其先进的仓储烘干设备及加工生产能力,着力破解粮食收储难、销售价格低的难题。
所谓“粮食银行”,就是协会成员将刚离地的粮食,直接从田间地头送给企业烘干、贮存或加工。一般来说,粮食大批量上市之时,粮价普遍较低,而在过后的几个月当中,粮价会有一个逐步企稳回升的过程。针对这一价格浮动特点,协会与企业商定5个月左右的结算周期,在约定周期内,协会会员可以选择任意一天作为结算日,跟企业兑付卖粮款。同时,为保障农场主正常生产,企业在收粮时先预支约8成的粮款给农场主,以解决流动资金不足问题。此举既解决了困扰多时的市场价格不稳定、种粮利薄的难题,同时还能保证企业原材料供应充足、质量可靠,真正实现了合作双赢,有利于构建起“种养+产+销”的一体化经营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
“有了‘粮食银行’,每年签订收购协议,明确种植品种,保证了价格,也化解了我们烘干设备不足、储存空间不够的矛盾,今后种粮食就没了后顾之忧。”戴涛对此感触颇深。
叶健表示,高港将以“粮食银行”为蓝本,逐步实现大宗农产品种植培训、服务、购销的有机统一,积极探索建立其他农产品银行,全力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品牌,实现“1+1>2”的聚变效应,力争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港模式”。
据了解,高港区农场主协会共有50家会员,其中粮食类会员19家。今年,签订的秋熟作物收购品种为南粳9108和南粳5055,收购面积不低于1万亩,预计可收购水稻600万公斤,收购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左右。
(来源:泰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