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田”变“离田” 如皋秸秆有了新出路

2020年06月10日 09:34:39 | 来源:南通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6月5日,如皋市白蒲镇华日农场的麦田内,大型收割机在前面收割,搂草机、打捆机紧随其后,将小麦秸秆收集打捆成圆柱型的草垛子,而后全部装车运至收储网点。农场主陈实告诉记者,7000亩小麦的收割工作已接近尾声,这些麦秸秆后续会送至电厂,作为生物质燃料发电。

  稻麦两熟是如皋市粮食生产的主要轮作方式,按一般方式耕作,前茬水稻秸秆打碎后还田,往往位于土壤浅层或浮于土壤表面,后茬小麦播种时,种子不能与土壤充分接触,造成出苗迟、发芽率低等问题,影响小麦产量。“以前播种一亩小麦,我们只需20斤小麦,现在需要27斤小麦才能确保出苗率,而且产量也有所下降。”江安镇环池社区党总支书记黄海涛坦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皋市通过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等“五化”利用方式,积极引导科学合理利用秸秆,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保护和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磨头镇场东村兴东秸秆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内,粉碎机正开足马力,将农户运来的油菜、小麦秸秆粉碎加工成生物质燃料。场东村党总支书记张来富告诉记者,从五月下旬开始,每天都有人将秸秆运至此处,目前已经收了1200多吨秸秆,预计全年能收集处理3000吨。

  光大生物能源(如皋)有限公司是磨头镇辖区内秸秆综合利用龙头企业,公司主要利用农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等生物质,进行发电,变废为宝。为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磨头镇主动帮助光大公司与收储主体对接,今年协议收购3万吨秸秆,目前已收购4100吨。

  此外,得益于距离光大生物质发电厂较近的优势,磨头镇结合人居环境整治,依托场东村、曹石村秸秆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发展秸秆收储经纪人队伍。走在田间地头,可以看到农户主动将秸秆运至村设置的秸秆临时堆放点,经纪人统一收集并运送至合作社,合作社按量给予经纪人一定的报酬,既解决了秸秆去路,又增加了村民收入。

  打捆的秸秆,如何储存是一个难题。为此,如皋市计划在城北、城南街道,磨头、江安、丁堰、搬经、九华、东陈等镇新建秸秆收储利用主体12个,培育集体收储典型,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收储主体,开展整村秸秆离田试点。项目建成后,预计全市1000吨以上的秸秆规模收储主体达30家。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