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在宁举行。在表彰奖励科技进步奖获奖单位和个人的同时,大会也邀请了各领域专家学者。在鼓励创新创业的时代,这些取得诸多重大科研成果的学者们,分享了哪些宝贵经验?又给了青年人哪些启示?跟着荔枝新闻记者一起来聆听!
在大会举行前,荔枝新闻记者采访了即将出席大会的欧阳平凯院士。创办我国第一个生物化工专业,并凭借科研创新多次获得国家级奖励的院士,谈到青少年创新时说要先“打基础”,高校科研人员则要与实践结合,坚持“产学研”道路。具体怎么说?记者带你一起仔细聆听。
人物介绍
欧阳平凯,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南京工业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生物化工工程研究和工程教育领域的先行者,创建国内第一个生物化工专业。
关键词一:“打基础”
青少年创新,还得先学好知识!
“少玩手机,多读书。”当问到如何提高青少年创新能力时,欧阳平凯院士简单的回答让记者有些意外。
生于上个世纪40年代,经历过物质匮乏、信息匮乏年代的欧阳平凯院士说,自己受到的基础教育少之又少,如今的青少年成长在一个物质丰富、信息爆炸的时代。但他们那一代人有着最为朴素的观念——“科研报国”,“多读书才能爱科学”。看着《大众科学》《知识就是力量》这类科普读物长大的欧阳平凯,对当下“看书太少”的青少年表达了担忧。
在他看来,在提高全民族科技素养上,青少年是一个很重要的群体。但是,让青少年创新之前还要先“打好基础”,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不要说中小学生,现在就是让大学生创新都还是挺难的。如果没有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也谈不上。所以培养创新能力,还是要先学习基础知识。”老院士恳切地说。碎片化的网络信息不利于青少年对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当他发现很多孩子不了解中国历史、地理,缺少科学素养时。他告诉记者,政治思想、民族感情都需要建立在对国情的了解上。
“打基础”走在创新之前,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不仅是他作为长者对后辈的教诲,更是自身科研经历的体会。上个世纪80年代,借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欧阳平凯成为了当时走出国门的学者之一。1985年,他前往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工业生物技术中心进修,并获得荣誉博士学位;1986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到美国普度大学。在海外交流学习两年后,1987年他回到国内,在当前南京化工学院(今南京化工大学前身)创立了国内第一个生物化工专业。
“当时去学的还是一些生物化工基础理论,后来把学到的这些带回国,再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我们的科研方向,创立了生物化工专业。”早年的海外求学经历,让欧阳平凯尤为强调学习西方技术之后,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去实践,实现“自主创新”。
关键词二:“产学研”
立足中低档产业链,科研也要“接地气”
“靠国外技术是不行的,学习了科学知识后,我们还要结合实践去创新创造。”欧阳平凯院士表示,科学,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是向宇宙的探索,讲发现,所以科学属于全人类,无国界;但技术,一定要有民族思维,尤其是重大技术,要实现自主创新。
对高校科研工作者来说,如何实现自主创新?结合自身几十年科研经历,欧阳平凯给出了三个字——“产学研”。 欧阳平凯院士强调,科技要助力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实现科技供给端改革。“中国每年产出的科研文章数量居世界前列,但是很多文章,企业根本看不懂。”所以他格外强调,科研工作者要“脚踏实地”,立足国情,做能与中国企业实际情况结合的研究。
“比如,人人都说纳米技术很好,但是这个技术很多企业做不了。我们整个工业制造部门,一定要从中国中低档的、能做的、有优势的企业入手,结合这些企业的问题来做起。”
在欧阳平凯院士看来,高校在人才结构上缺少高级蓝领一类的人才,由此更需要与企业合作,帮助高校科研解决技术创新中的很多“细节”问题。“所以一定要走产学研的路,不和企业合作,做不了重大技术创新。”
坚持走“产学研”道路,欧阳平凯院士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南京工业大学任职期间,他带领的研究团队从项目一开始就结合南京中小企业众多的实际和企业合作,研发企业能落地的产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推动科研创新。
目前,他的团队利用生物化工技术,将中国每年产生的8亿吨农业秸秆变废为宝,在2015年做成了“可生物降解薄膜”,研发出“成本更低,性价比更高,市场竞争力更大”的新型材料。“目前已经实现了产业化,新加坡正在投产。”
凭借着与实践结合,欧阳平凯院士的团队多次斩获国家级科技奖。“可以说南工大的国家奖,基本都来自我们团队”,欧阳院士笑着对记者说道。
摆满证书的办公室一角
采访中,欧阳平凯院士说,既要看到自身国情劣势,但也要看到优势。“中国当前高端技术缺少产业链薄弱,产业标准都在西方。但是我们国家中低档产业链完整,人口多,每年拥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要看到这些基本国情,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自主创新之路。”
谈到未来,欧阳平凯院士充满了信心。“我们可以依靠自己的技术,解决自己的问题,不管国外如何技术封锁。中国人民有这个智慧,关键是,要团结!我有这个信心。”(记者/向莲君 编辑/祁雅婕)
戳进专题,听更多院士谈创新>>>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