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悲剧的国产舰炮 却见证中华民族最光荣的时刻

2017年08月14日 18:51:16 | 来源:新浪军事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工厂于1975年建成了年产数十门火炮的生产线, 但在同年8月的交验实验中, 又发生了多次顶弹炸壳的严重事故。 很显然, 1972年的这次补充定型试验进行得很不充分, 很多问题没有暴露, 以至定型后量产中频繁出现问题。工厂不得不再一次组成技术攻关组, 同时部队也反映, 进口的苏炮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经过6个月的努力, 最终发现问题根源在于苏联的原设计存在错误,自动机工作循环图有错误, 在短后座时, 炮尾不转膛也能提前供弹。

  因此, 国内根据从相关渠道得到的苏制AK-230型双联装30毫米舰用机炮的资料, 调整了自动机运动循环, 重新计算自动机工作循环图, 把炮尾转膛的工作点加大13毫米, 并加大后座到位速度,增设双传动块保险机构和减少运动阻力等措施改进后, 用弹3000发进行试验, 获得了成功。 但不幸的是, 1976年1月火炮交验中, 再次发生炮尾炸膛事故, 一切又回到原点。 工厂这次不仅组织了技术攻关组, 还邀请钢铁研究院为外援, 通过应用断裂力学和电镜扫描技术, 发现炸膛原因是由于炮尾材料韧性不足, 射击后炮尾产生预裂纹所致, 因此更换了炮尾材料并对其进行了合理的热处理。1978年3月, 对改进后的样炮进行了超寿命10% (即射击4400发, 该炮寿命为4000发) 的射击试验, 并用24发低温强装药弹再次进行了试验, 试验结果炮尾工作正常, 试验取得了成功。 此后,得益于国内电子工业的发展, 又对该炮的可靠性和密封性进行了全面的改进。主要改进项目有: 为火炮增加了密封装置, 并将电器部件全部改为防溅式结构, 提高了火炮对海上环境的适应性。 将FDQ式晶体磁放大器改为性能稳定、 结构紧凑、 便于维护的FDQ-A型晶体磁放大器, 提高了随动系统的稳定和可靠性。

  原配的ZDY型脉冲装弹仪,是由阻容式充放电电路结构构成, 脉冲时间易受干扰, 改为工作更可靠、 不易受干扰的ZDY-A型装弹仪, 由机电式电路结构构成。 将原炮的扩大机改进为脉宽调速系统, 对装置进行了合并和小型化处理, 改进后的系统跟踪精度大幅提高, 系统体积减小。 仰角、 俯角、 方向缓冲器, 原为弹簧结构, 不适应高速跟踪的需要, 导致高低、 方向瞄准机构损坏,现改为液压式结构, 提高了缓冲性能,保证了瞄准机构工作的可靠性。解决了20项重大工艺问题后,1979年, 从批生产的产品中抽出2门火炮进行国家靶场进行生产定型试验, 获得通过, 1982年, 海军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准生产定型。

  1969年式双联装30毫米全自动舰炮初速1050米/秒, 射速2000发/分 (双管) , 发射30毫米杀伤爆破燃烧弹时最大射程7600米, 有效射程3300米, 有效斜距离4000米。 配用杀伤爆破燃烧榴弹及曳光弹, 高低射界-12°~+87°, 方向射界-176.5°~+176.5°, 最大瞄准速度高低5°/秒, 方向12°/秒, 弹链供弹, 弹箱容量500发, 全炮重1800千克。69式双联装30毫米舰用机炮使用我国当时非常罕见的电发火炮弹。 主用弹为30毫米杀伤爆破燃烧弹, 全弹长306.88毫米, 全弹重1.061千克, 弹丸重0.354千克, 装填0.039千克钝黑铝炸药, 配装海榴-3A式引信, 电-1式电底火, 未命中目标时引信自炸时间12-17秒。为仿制该弹, 1970年, 五机部向803厂下达仿制任务, 仿制之初为简化工艺, 将弹体燕尾槽改为直槽, 试制出的样弹在射击试验中发现弹带结合力不够, 不得不又改为原设计。 在解决了一系列诸如引信室底部凸台、 圆柱部直径缩小等工艺问题后, 1978年又因要将原弹配装的海榴-3型半保险引信改配为海榴-3A型全保险引信, 新引信增重4克, 为了保持弹道一致性, 需要从弹体上减重4克, 最终通过采取减薄隔板、 扩大传火孔和增加引信室退刀槽等措施,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

  海榴-3A引信采用了钢珠式离心自炸机构, 解决了在大着角时瞎火、 自炸散布大和传爆不完全等问题。在后续生产和使用中, 69式双联装30毫米舰用机炮还出现过不少问题, 例如换装发射药导致的故障。因苏30弹与苏25弹 (即海25-61式杀伤燃烧曳光弹的原型) 的发射药原品号相同, 用7/14药代替6/7药在海25弹上已经获得成功, 为了节约成本和减少配套品种, 845厂建议用7/14药代替海30弹上的6/7药, 由于7/14药装药少、 膛压低、 对火炮的寿命有利, 所以在1971年得到五机部认可, 在1980-1985年间已生产81批数百万发炮弹下发部队使用, 结果发现, 换用发射药后的海30弹出现了高膛压向炮口方向延伸的现象,造成身管烧蚀严重, 影响到了火炮寿命, 并发生多起药筒根部炸断现象, 最后不得不重新换回原有的6/7药。845厂的建议从本质来说是好的,但是却未考虑到海30弹应用于69式双联装30毫米舰炮上的工况与海25弹应用于61式双联装25毫米舰炮时的工况是完全不同的, 而五机部也没有对应用新发射药后的海30弹进行充分的试验,就认可了这一改进, 直接造成了这一严重的故障, 并影响到了69式双联装30毫米全自动舰炮在部队中的使用。

  该炮配用的辅助用弹为: 30毫米曳光弹, 体积重量与30毫米杀伤爆破燃烧弹相同, 配铝制假引信, 装0.014千克曳光药和引燃药, 用于夜间射击时指示弹道, 对飞机有一定的穿甲和燃烧作用。仿制过程比较顺利, 803厂根据我国工艺条件, 对该弹进行了工艺改进, 该弹于1980年批准定型。仿制 “海30” 的经验教训从火炮、 弹药到相关的设施, 国内军工系统艰难地、 一步一步地解决仿制过程中的问题。 直到1982年, 1969年式双联装30毫米全自动舰炮才算是真正成熟。 而在此时, 苏联海军不仅早已淘汰КЛ-302型双联装30毫米, 甚至AK230也已退出一线主力战舰的装备序列, AK630型6管近防炮成为主流,K630的改进型也已开始服役。 而在80年代中期, 我们才刚刚把人家的上上一代产品完全搞明白, 这就是差距。 “海30” 差距的背后, 是中苏两国在工业底蕴、 技术、 工艺方面差距的真实反映。

  69式双联装30毫米全自动舰炮仿制成功, 提高了国内研究院所、 工厂的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 但由于定型实在太晚, 量产后的69式双联装30毫米全自动舰炮却面临着生不逢时的局面。影响69式双联装30毫米全自动舰炮装备部队的不仅仅是炮本身仿制的进度, 由于引进时苏方未提供30毫米全自动舰用机炮的炮瞄雷达资料, 所以直接导致了21型导弹快艇长时间缺装机炮。 其后, 又由于不受到重视, 未能及时安排仿制。 1965年总参安排陆用37毫米高炮配套的射击指挥系统时, 准备从陆用型号派生为海用型号, 为此七院要求七零六所雷达室负责舰用双37炮瞄雷达的战术技术论证, 论证工作以陆用雷达体制为基础, 重点研究了舰艇上的使用特点, 于1966年5月完成了论证报告,并发至研制该雷达的四机部七八八厂,可惜的是, 由于海军产品排不上队而迟迟没有进展。 想想当年的海军也真是可怜的很, 一个小口径炮瞄雷达的试制都排不上队, 看看现在052C舰上的相控阵雷达, 真是今非昔比啊。

  最后还是海军在要求为053型火炮导弹护卫舰研制与76式双联装37毫米全自动舰炮配套的341型火控雷达的同时也要为一直缺装的21型导弹快艇上的69式双联装30毫米全自动舰炮研制一型配套雷达(考虑到这二种舰炮的任务相似, 这不失一个节约经费和时间的好办法)。 经过论证, 配套021型导弹快艇的火控雷达要求必须具有独立搜索和捕获目标的能力, 在技术方案上采用二、 三厘米两个波段的单脉冲跟踪体制并配有单独的搜索支路及其他一些新技术。但由于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及科研实力还比较薄弱, 341雷达的研制进度相当缓慢, 为了解决021型导弹快艇急待装备的问题(021型导弹快艇是中国海军当时攻舰的主力, 其上配装的还是二战水平的61式双联装25毫米舰用机炮, 无论防空还是对海,这种人工操纵的火炮还是相当杯具的), 海军同意将341雷达简化为单波段三厘米雷达, 定型为341甲艇用双30毫米炮瞄雷达, 1971年5月开始试制任务, 海司通信兵部1972年12月9日正式下达了任务。 由常州第三航海仪器厂负责研制, 341甲火控雷达采用单脉冲卡塞格伦天线用于跟踪, 下方配装一裂缝天线用于搜索, 并采用机电式四轴稳定平台和再生反馈等技术, 在克服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后。 341甲雷达第一台性能样机于1972年7月完成, 1973年6-8月在海军试验基地进行了性能摸底试验, 1975年完成两台设计定型样机, 同年10月进行设计定型试验, 1977年5月海委会批准设计定型。

  69式双联装30毫米舰用机炮在仿制和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 从根源上来说, 都出在苏联提供的图纸资料上。 69式双联装30毫米舰用机炮是作为大型导弹艇的配套装备, 是1959年2月4日中苏签订 《关于在中国海军舰艇制造方面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援助的协定》 , 简称 《二四协定》 后引进的。当时该型舰用机炮在苏联也属于全新的装备。 苏联于1956年开始设计舰用双联装30毫米舰用机炮, 1957年对KЛ-302型舰用机炮进行试验, 结果是失败的 (从中国仿制的历程来看, 失败也是必然的) 。 1958年重新开始试验, 1960年新炮投入试验, 试验成功的新型号被命名为: AK230式双联装30毫米舰用机炮, 于1969年正式投产, 成为AK-630式六管舰用机炮问世前, 苏联海军的主力防空火炮, 一直到今天仍是俄罗斯海军的现役装备, 曾在2009年击沉中国 “新星” 号货轮的俄罗斯038号边防巡逻舰(属于俄制745型武装拖船) 就在前部平台上装备有两门AK-230式舰用机炮, 用500余次射击才将5000吨的货轮击沉。

  也就是说, 在 《二四协定》 签字的时候, 苏制双联装30毫米舰用机炮还只一个半成品。 以苏联的工业实力, 都用了九年时间才将该炮最终研制成功, 可见其难度并不算小, 中国舰船工业用了13年的时间才完善该炮也情有可原的。但对于该型舰用机炮来说, 这13年的时间已经使它由一型性能先进的舰炮变成了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的鸡肋。引进该炮本意是为大型导弹艇提供一型自卫火炮, 但是由于仿制过程耗时过长, 新下水的024和021型导弹艇无炮可装, 最后不得不先用61式双联装25毫米舰用机炮代替。 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 新建的导弹艇才陆续装备上了早就应该装备的69式双联装30毫米舰用机炮。 除了在一艘 “郑和号训练舰上装备过两座外, 再没有一艘中型以上舰艇装备过该炮, 根本无法与广泛装备苏联海军多型舰艇的AK-230舰用机炮相比。并不能说中国海军的舰艇不需要防空为主的舰用机炮, 事实上, 直到装备红旗-61B型舰空导弹的 “江卫” I级导弹护卫舰批量装备海军前, 中国海军的所有舰艇防空全部依赖于火炮。 以69式双联装30毫米舰用机炮的性能, 如果在1975年前达到完善的话, 那么无论是“江湖” I级导弹护卫舰还是 “旅大” I级导弹驱逐舰都会以该炮取代性能落后的61式双联装25毫米/37毫米舰用机炮,使当时中国海军的近距防空火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以1982年参加马岛战争的英国海军舰艇为例, 尽管装备了舰空导弹, 但在舰艇近距防空火炮上均不及加装了69式双联装30毫米舰用机炮的中国舰艇, 这也是为什么阿根廷空军的低空空袭能有那么大战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 但是, 不幸的是, 直到 “江湖I” 级导弹护卫舰和 “旅大I” 级导弹驱逐舰全部建造完成, 69式双联装30毫米舰用机炮还没能达到实用的水平。

  此时, 76式双联装37毫米全自动舰炮此时已经量产装备部队, 性能更好的H/PJ76A式双联装37毫米全自动舰炮在同年已经开始入国家靶场进行设计定型试验了。 就这二者的技性战术性能对比来讲, 69式双30炮主要的优点就是射速快, 2000发/分的射速还是挺给力的, 缺点也很明显, 首先就是射程比不过76A式双37, 69式双30的有效射程是4000米、 有效斜距离3300米, 而76A式双37炮的有效射程和有效斜距离均为5000米, 看似区别不大, 但是69式双30炮的最大射程不过才6700米, 而76A式双37炮的最大射程达到了10000米, 最大射高达到7200米。 虽然说在这种情况下, 到底有多少炮弹可以命中目标是一个问题, 但至少可以对来袭的飞机或是水面目标构成一定的威胁。

  而且37毫米炮弹的弹丸威力远超过30毫米炮弹, 炮弹成本也较低。 由于没有合格的舰空导弹, 中国海军的舰艇希望将舰用机炮的有效射高提高到5000米以上 (采用76式37毫米杀伤爆破曳光弹的双联装舰用机炮能达到这一要求) , 尽可能的在远距离上杀伤敌机。 这种要求也就决定了69式双30舰用机炮不可能象AK-230那样能装备于大中型舰艇上。

  可能有人要问了, 在世界上海军强国都开始装备AK-630或是密集阵的时代, 我们还在追求高射机炮的最大射程是不是有问题?答案是: 没问题。首先, 美国苏联在装备近防炮的同时, 把中距离甚至是近距离防空任务都交给了舰对空导弹, 剩下的漏网之鱼才交给近防炮, 但中国直到上世纪90年代之前, 全军上下就一型装备舰空导弹的护卫舰, 而且其上安装的舰空导弹长期未能定型。 当时中国周边国家的海军航空兵或是空军中, 装备空舰导弹的虽然不多, 装备机载火箭弹的却不在少数, 面对这种威胁, 76A式双联装37毫米舰炮的最大射程就有了一定的实际意义。 我们在八十年代提出 “双重命中体制” 的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近程防空导弹, 采用 “双重命中体制” 可以在理论上保证射速较慢的机炮也能有足够的近防能力, 其反导能力理论上也比双30舰用机炮要高 (但是, 这种能力仅仅是纯理论上的) , 而在对海面目标和陆上目标也全面优于69式双联装30毫米全自动舰炮。其次, 69式双联装30毫米全自动舰炮的射速达不到近防炮的要求, 按美苏的测试, 要想达到比较可靠的近防能力, 4000发/分是一个最起码的射速,AK-630的基本型号可以达到5000发/分, 而密集阵也达到了4500发/分, 69式双联装30毫米舰用机炮2000发/分的射速还达不到这一要求, 虽然是比76A式双联装37毫米舰用机炮760~800发/分(双管)的射速要好, 但仍不能满足舰艇近距离反导的需要。

  69式双30的另一个不足, 是弹种单一。 从AK-230开始, 直到卡什坦近防系统, 苏联的30毫米舰炮的主用弹种一直是杀伤爆破榴弹, 而不是效果更好的脱壳穿甲弹, 这么做到不是因为苏联搞不出更好的脱壳穿甲弹(虽然说苏联的小口径穿甲弹的威力一直不是很好), 而是因为苏联海军的防空重担交给了舰空导弹, 拥有远中近程覆盖全射程的防空导弹, 近防炮是用来补漏的, 而且到了卡什坦时代, 更有SA-N-11导弹来补漏, 所以就算是榴弹的效果差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从中国对于该炮的改进来看, 就算是采用新研制的脱壳穿甲弹, 初速也不超过1000米/秒, 较密集阵的1113米/秒的初速还是有差距的。 也就是说, 就算是换用了脱壳穿甲弹, 其近防效能提高也是有限的。 以69式双联装30毫米舰用机炮2000发/分的射速配用海30式杀伤爆破燃烧弹, 其近防效能不会高于76A式双37炮, 所以不可能代替已经成熟的双37炮的地位。所以69式双联装30毫米全自动炮最后只能回归到自己当初的定位, 依赖其较小的体积和重量在导弹快艇和导弹护卫艇上当副炮, 把过时太久的61式双联装25毫米舰炮淘汰掉。 我们可以看到, 在69式双联装30毫米全自动舰炮正式量产后, 很快就用其淘汰了024型导弹艇、 021G型导弹艇上的61式双联装25毫米舰炮, 并且出现在037-1型反潜护卫艇上, 替代了威力不足的61式双25舰用机炮。 但随着中国海军的发展重心转向大中型舰艇, 导弹快艇的发展在整个八十年代处于停滞状态。 等海军开始全力建造022型双体导弹快艇时, 仿制自苏制AK-630的海火630型近防炮已经成熟, 69A式双联装30毫米全自动舰用机炮已经没有机会了。 如果022型导弹快艇早十年问世, 也许它上面装的就可能是69式了。

  69式双联装30毫米全自动舰炮没有取得过战绩, 从这点上来说, 它甚至不如过时的61式双联装25毫米舰炮, 更不如三代37毫米舰炮, 但是在其短暂的一生中还是有过辉煌时刻的: 1997年7月1日, 作为驻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的海军主战装备037-II型导弹护卫艇上的副炮, 一起见证了中国民族最为光荣的辉煌时刻: 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作者署名:雷曼军事现代舰船)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