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章平周
近日,在哥伦比亚卡塔赫纳举行的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委员会第122次会议上,2024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阿者科村、福建官洋村、湖南十八洞村、四川桃坪村、安徽小岗村、浙江溪头村、山东烟墩角村7个乡村入选,是本届入选乡村最多的国家。
这些乡村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涉及藏羌、客家、苗族、哈尼族等多元文化表现形式,有生态保护的动人故事,有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有改革进取的突出成果,充分勾勒出中国乡村的发展成就。
福建官洋村,土楼天池内景。图/视觉中国
乡村文化为乡村振兴增加内涵。浙江溪头村,青瓷文化已成为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四川阿坝州的桃坪村,是古老的羌族文化的典型代表……这些入选“最佳旅游乡村”的村落,犹如一部部活着的史书,承载着丰富多元的文化表现形式。无论是藏羌、客家、苗族、哈尼族等民族文化,还是古老的非遗技艺、传统民俗节庆,都在乡村中得以传承和弘扬。游客在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不仅能欣赏到美丽的风景,更能深入体验乡村文化的深厚内涵。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让乡村文化从“束之高阁”走向大众视野,实现了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仅丰富了乡村振兴的文化内涵,也让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保留了独特的记忆与韵味,增强了乡村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浙江溪头村,村间小路旁的青瓷摆件。图/中新社
四川桃坪村,村民在烹制羌餐。图/中新社
乡村旅游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云南阿者科村位于哀牢山顶、哈尼梯田核心区,游客络绎不绝;11月开始,上千只天鹅从西伯利亚来到山东烟墩角村越冬栖息,碧海蓝天、天鹅游弋,构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让游客连连称赞……各地乡村凭借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着大量游客。乡村旅游让游客在亲近自然中放松身心,寻找宁静与诗意,也为乡村带来了人气与商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旅游产品的日益丰富,让乡村旅游从曾经的小众选择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新潮流。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数为22.48亿,同比增加15.5%;接待总收入为1.32万亿元,同比增加9.8%。乡村旅游成为带动旅游市场增长的重要动能,有力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云南阿者科村,村旁的梯田。图/视觉中国
山东烟墩角村,天鹅戏水高飞。图/视觉中国
乡村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路径。从“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小岗村到精准扶贫首倡地湖南十八洞村,这些乡村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我国乡村从贫困落后到繁荣振兴的伟大跨越。如今,它们凭借文旅融合,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村民通过参与旅游发展,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和旅游分红,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地乡村还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如阿者科村的资源入股模式、重庆荆竹村的“乡村大学城”模式,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这些成功案例也为其他乡村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启示各地要找准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农业与文创、研学、休闲度假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安徽小岗村,游客在大包干纪念馆参观。图/视觉中国
湖南十八洞村,德夯大峡谷景区正式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图/视觉中国
“最佳旅游乡村”通过文旅融合发展,展示了乡村振兴新图景。未来,各地要找准自身优势特色,充分发挥乡村旅游、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让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诗意栖居地,让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图景在中华大地徐徐展开。(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