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成为博导引热议:关注点应回归科研本身|荔枝时评

2024年12月02日 17:10:58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西蒙

(作者西蒙,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知名评论人,专栏作者;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近,“27岁清华博士任上海交大博导”这一话题登上热搜榜,引起不少人的关注和讨论。很多人将目光聚集在这位年轻博导的年龄上,毕竟,很多人在27岁才刚读博士,或者硕士毕业没几年,他远远超出同龄人的头衔,让许多人都很艳羡。

博导张林峰,图源人民网

据报道,这位年轻博导名叫张林峰,他1997年出生于山东潍坊,今年6月,他在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获得博士学位后,选择到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任教,担任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从其学术成就来看,确实有超出同龄人的研究能力。在2019年,他提出自蒸馏算法,首次证明了知识蒸馏中的教师模型并非必需,推动了无教师知识蒸馏领域的发展,他还以主要作者身份在国际高水平学术会议与期刊上发表20余篇论文,被引用2000余次,常年担任多个国际学术会议的审稿人……诸如此类的学术成果,确实说明他在专业领域内表现优秀。

但是,光靠这些就能当上名校的博导,恐怕还是不够的。真正让他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的因素,可能还跟他选择的研究领域有关——人工智能研究在国内还算方兴未艾,很需要年轻力量的支持。正如张林峰所言:“人工智能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年轻人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主力军。”换言之,如果他选择了一个比较传统的赛道,恐怕他也不会那么容易脱颖而出,进而在27岁的时候就成为这一领域的博导和佼佼者。

近年涌现的一些十分年轻的博导,也大多出现在新兴科技领域。对于未来产业等新型技术产业来说,新兴的技术和有创造力的人才是刚需,而这些领域也恰恰是适合有才华、有实力的年轻人施展的舞台。他们能够迅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并运用到研究当中,这样正向循环的人才发展模式是值得肯定和推进的。

因此,舆论应该多关注张林峰等青年学者的科研成果与研究方向,而不是在“博导”之类的头衔上大做文章。对科研工作者来说,研究成果比头衔,更有说服力,更能证明自己学术水平。只要他的研究是靠得住的,成果是得到学界认同的,年纪轻轻成为博导,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应该更加重视年轻学者的成长,尽量给予他们更多的政策倾斜与现实激励。比如,在职称评审中,不仅要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五唯”,还要在机制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对于那些有实力、有成果的年轻学者,可以有更多破格升迁的政策支持,也应该帮助那些真正有创造力的青年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减少头衔、身份等因素的束缚。

有更多年轻人走上科研的前沿地带,乃至在高校、研究所里“挑大梁”,其实是好事,说明我国科研事业的人才梯队建设日益完善,有助于进一步推进科学与教育的事业的进步。让不到30岁的“青椒”当博导,其实也有利于激发年轻学者的工作积极性,并带动其他同龄人向榜样学习,实现科研领域的积极竞争目标。在教学上,博导年轻化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代沟问题,能更理解学生的想法,也能体察其在科研与生活中的难处。

简而言之,27岁成为博导这类现象,如果当事人有相应的学术水平,符合相关政策要求,就应该得到鼓励。因此,让关注点回归科研本身,给年轻人一个机会,也给各个科研领域的发展多一些可能性。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