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一陵
(作者李一陵,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青年时事评论员;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日前,有网友发帖称,辽宁大学发布了《化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细则》中规定:冬季扫雪缺席次数多于30%的该学院研究生,将取消学业奖学金评审资格。这一规定在网络上引发较大争议。
图源视觉中国
奖学金应不应该与参加扫雪挂钩?有人认为,奖学金是给品学兼优的学生的奖励,评选标准不仅看学习成绩和科研成果,还要考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尤其是当下,劳动教育备受关注。而且,扫雪同样还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形式。学校工作人员也表示,出台《细则》就是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扫雪,锻炼学生劳动能力,没有完成规定的劳动就不应该评奖学金。从这一点来看,学校的初衷也可以理解。
辽宁大学化学院《细则》部分截图,图源央广网
但反对者则担心存在安全隐患:“路面这么滑,万一铲雪滑倒受伤怎么办?”还有人质疑把奖学金与铲雪挂钩,是把奖学金当“廉价工资”,“一所学校,不至于连物业保洁都请不起吧”。更多人认为,即便是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也不宜将之与奖学金挂钩,这种做法让学生参与社会服务从自愿变成了强迫,既让奖学金变了味,也让扫雪这件事变了味。
讨论应不应该让学生参与扫雪活动、应不应该把奖学金与扫雪挂钩,其实不能脱离东北地区的气候、风俗习惯。正是因为地域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大家对此事的评价呈现多极。比如,东北地区的网友就表示,在东北,很多孩子从小学就这样,人手一把铁锹,以班级为单位扫雪,扫完雪之后去上课。大部分IP地址为北方的网友都提到在学校扫雪,是自己宝贵的回忆。不难发现,铲雪、扫雪是东北当地的生活习惯和传统,即便现在更多采用机械化作业,但是仍然不能离开人工辅助。换言之,在东北,扫雪可能和南方学校的大扫除类似,相当于“东北特色大扫除”。
部分社交媒体中的评论截图
学校的《细则》中,明确了取消奖学金资格的三种情况,除了缺席扫雪次数多于30%外,还有在寝室卫生检查中不合格以及使用违规电器被查。结合东北当地的情况,学校或许就是把扫雪视为与寝室卫生一样的“义务劳动”,却没想到引发了学生的不满和巨大的网络争议。卫生检查不合格取消奖学金资格没有争议,扫雪却有争议,很可能就缘于不同地区的人对扫雪这件事的认知不同。
跳出扫雪与奖学金争议,更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是,面对个性更鲜明的新生代大学生,高校的育人工作如何创新。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社会责任感,这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人才培养,不能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还包含着品格、修养的塑造。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引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来支持学校的做法。
但实现良好的教育目标,还要有好的方式、方法。尤其是当受教育者心理、思想特征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的时候,更要与时俱进,变革理念和方式。就扫雪一事来说,大家争议的也不是参加劳动,而是将它与奖学金挂钩。
最近,中国人民大学各食堂早餐窗口前,6点半开始已经排起了长队。原来,学校为了引导学生养成早睡早起、规律吃早餐的生活习惯,推出一系列早餐优惠活动,每天早上7:15前(结算时间)就餐的学生,可享受半价优惠活动,甚至可以0.1元购买“人大酸奶”1袋。优惠早餐活动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在于它巧妙地契合了大学生的需求,同时给了所有渴望积极向上的学生一个“时尚”的早起理由。这种结合学生特点的因势利导的思路和方式,无疑值得高校借鉴。不仅在扫雪上,在引导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多阅读等方面,都是如此。
回到扫雪这件事,学校不妨尝试多做创新性思考,用学生们喜欢、能够接纳的方式进行劳动教育和引导,相信在学校内的劳动氛围上也会有很好的带动作用。归根到底,高校育人工作仍需持续探索与创新,致力于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实现有效引导,这应当成为高校教育的不懈追求。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