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周军
一路行进,一路生“彩”。“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于6月23日正式启动。采访团走访在江苏扬州、淮安、宿迁、徐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8个城市,用独到镜头记录运河之美,以细腻文字注解运河生机活力,从多维度展示绿意盎然、向“新”而进的运河“新貌”。沿着大运河寻脉古今,更好地讲好运河故事,“指尖”触动、屏端停留,深感文脉生生不息、充盈心灵,激荡着每一位网友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中国自信。
运河入苏,载“文”而来。从时空上讲,大运河跨越古今、纵贯南北、联结中外、绵延流淌,连缀着半部华夏史,既是“水脉”,更是“文脉”。守护文脉,从历史的纵深感中传承好运河文化、激发新时代的奋进力量,江苏负起历史责任感,不断打磨经验、探索模式,全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带,让这一“线性”的遗产、“活态”的文化持续焕发生机。“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一路行走、一路挖掘、一路输出,讲述大运河江苏段的“前世今生”、未来愿景,用文化价值焕发人们的心灵共振,古老运河的时代精神气场扑面而来。运河流淌,文脉延续。站在时间长轴上看待大运河文化,驰而不息“兴文化”,塑造与江苏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文化优势,应是江苏各地应有的清醒和定力。
运河流淌,绿意盎然。水脉延续,运河之水奔腾至今,对生态要求尤其“苛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江苏统筹保护利用好大运河黄金水道,守护好空间资源、岸线资源、航运资源,努力把大运河江苏段建成城河共生、人河相亲的美丽家园,打造成江苏地理版图上的“美丽中轴”。如今的大运河江苏段,是一条鲜活的生态绿脉,成为江苏独具辨识度、示范保护性的“生态样板”。这背后,是江苏下苦功夫、花大力气强化运河生态治理的积极行动。为运河配上“河长”,全过程压实责任,统筹开展巡河、治河、护河工作;深入开展运河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从严治理涉水违建问题,加强“散乱污”码头清理等,让大运河生态长廊的底色更绿、成色更足。大运河穿城而过,既承载着一代代江苏儿女的“乡愁记忆”,更丰富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乐趣,是市民和游客游园、赏景、散步的好去处。文旅融合“圈粉”年轻人,打造“绿美”扮靓城市名片,江苏持续形成“水、岸、城、村、人”共生共荣的发展格局,这是运河之幸,人民之福。
运河不息,经济升腾。自古以来,城市因水而兴。“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采访沿着运河一路前行,江苏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场景在运河沿线全景展现。游人如织、创新崛起、市场活跃……运河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等不断被激活,依托于运河的富民特色产业不断涌现。这当中,新晋“万亿之城”的常州尤为“吸睛”。何以“万亿”?从历史深处走来,常州就创新不绝。人们常说:“苏常熟,天下足”。常州曾是民族工业的萌芽地,历史上一批爱国实业家在常州开风气之先,走出一条实业之路。扬改革创新风气之先,阔步在新征程上,常州依然坚守实业,传承“积极进取、创新求变、海纳百川、经世致用”的常州工业精神,持续做强实体,在改革“破冰”、创新驱动中蕴积新时代的发展动能。因河而生,城河相依。古时商贾云集,舟楫往来,而今新兴产业不断兴起,实体经济创新迭代,从常州到大运河流域,运河所到城市串珠成链,经济廊道、旅游廊道、生态廊道等功能价值持续释放,成为展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靓丽名片。
流淌千年的大运河,生机勃勃。从历史到现在再到远方,运河文化始终绽放着震荡心灵的璀璨光彩。用心感受,这条奔腾不息的文化根脉、生态绿脉、经济动脉,正源源不断造就着新的民生福祉。(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