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聚焦│“文化中国行”走进江苏南京:让博物馆成为更多人的“第二课堂”

2024年05月07日 13:06:09 |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有这样一种说法,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承载的是历史记忆,传承的是绵长文脉。近日,“文化中国行”主题调研活动走进江苏南京,采访团先后探访了南京六朝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南京市民俗(非遗)博物馆、南京市博物馆。如何推动文物活化利用?如何让博物馆成为社会教育的“第二课堂”?如何给年轻人提供更多和博物馆深度接触的机会?博物馆的“掌门人”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抓紧时间利用糯米面团的柔韧性和湿度,赶紧给它重复地搓成毛发。两个黄色毛发之间放一个绿色毛发,但是不能重叠。”记者在南京市民俗(非遗)博物馆里,感受了一堂生动的非遗实践课。来自南京艺术学院非遗保护研究专业的大三学生正在学习南京面塑。学生王佩桐告诉记者,这个学期他们可以每周来一次,和非遗老师面对面,动手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

南艺人文学院非遗保护研究专业大三学生王佩桐说:“面对面去和传承人接触,我们更能听他们亲口讲述很多细节,书本上没有的部分。我觉得是一次很好的体验。”

南京市民俗(非遗)博物馆是研究、展示、保护南京民俗文化及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性博物馆,是全国首家民俗、非遗双博馆。博物馆所在的甘熙故居是一座有着200多年历史的清朝民居建筑群。在这里,展览展示了277项南京市级以上的非遗项目。同时,为了实现活态传承,博物馆也在持续举办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喜爱的社教活动,成为备受年轻人喜爱的“第二课堂”。

南京市民俗(非遗)博物馆副馆长刘媛之说:“我们博物馆因为它占地面积近万平方米,有很多的房间,我们叫‘九十九间半’。我们就把这些房间利用起来,邀请了二十多位国家、省、市区级的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在博物馆的古建筑里面开设工作室,和广大观众零距离交流。这样就让大件文物能够活起来。”

看人面瓦当,寻六朝风骨。六朝博物馆是在六朝建康城遗址上建成的,是目前国内展示六朝文物最全面的遗址博物馆,也是反映六朝文化最系统的专题博物馆。走进馆里,从东晋的俑群、南朝的青瓷莲花尊中,观众能感受到历史的温度。而志愿者们声情并茂的讲解,仿佛带着观众穿越时空,同历史对话。2020年,六朝博物馆启动了“小青莲”志愿服务项目,目前已有240多名学生参与其中。

六朝博物馆副馆长贺湘说:“我们‘小青莲’7岁到12岁居多。我们在每一个重点文物的旁边都有一个守护者的牌子,代表他守护这一件文物,只要把这一件文物的故事从头到尾非常清晰明确地讲述出来,生动地讲述出来就可以。”

孩子们通过志愿服务,参与守护国宝文物、宣传 文化故事,也在心中埋下保护文化遗产的种子,成为未来文化保护传承的坚实力量。未来,六朝博物馆还将利用寒暑假或其他业余时间,邀请年轻人一起参与馆藏文化挖掘活动,让更多人成为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者。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吕莹莹 刘小慧 沈子涵 编辑/张萌)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