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探测器奔月

2024年05月03日 18:46:36 |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5月3日17点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江苏台记者在发射现场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

【本台记者现场直击 任务将开展世界首次月背采样返回】

江苏台记者郑伟: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塔架已经完全打开,搭载着嫦娥六号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正蓄势待发。三年多前,记者也是在这里,目送嫦娥五号去月球“挖土”。本次嫦娥六号也即将从这里出发,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

嫦娥六号任务,计划前往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进行形貌探测和地质背景勘察等工作。迄今为止,人类共对月球进行了10次采样返回,这10次采样均位于月球的正面。科学家认为,月球背面整体上相对于月球正面更为古老,具有重要科研价值。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逯运通介绍,此次选择在南极—艾特肯盆地去着陆,它是整个月球最大最深也是最古老的一个撞击坑,有希望能够获得一个非常古老的月球样品来支持后续的科学研究,对于月球的演化历史、太阳系起源这些科学问题,都能够提供一些帮助。

【难度升级 中继通信站搭建地月新“鹊桥”】

据介绍,嫦娥六号任务发射至采样返回全过程约53天,从发射入轨,到月背采样,再到最后的再入回收,探测器需经历11个飞行阶段,每个阶段环环相扣,就像一场接力赛,每一棒都必须成功。为顺利完成月球背面航天器与地球之间的通信,我国研制鹊桥二号中继通信卫星,于3月20日成功发射,随后完成在轨对通测试。 

嫦娥六号任务副总设计师王琼介绍,难点首先在于,月球的背面和地球是不可见的,所以月球背面对地球是不能直接通信的,必须通过像中继星这样的“二传手”来进行一次传递,对工作的效率、自主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在这次任务里采用了很多新的技术来实现这一点。

在鹊桥二号中继星的支持下,嫦娥六号任务将突破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快速采样、月背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为增进国际合作,嫦娥六号任务还搭载了4项国际载荷和卫星项目,分别是法国的氡气探测仪、欧空局的负离子探测仪、意大利的激光角反射镜、巴基斯坦的立方星。

【月亮之上 江苏智慧助力探测器“挖土”】

探月再出发,任务背后也凝聚着不少江苏智慧。中国电科14所研发的雷达遥测综合测量系统,主要承担了火箭主动段外轨道测量任务。从点火的那一刻开始,就像一双“鹰眼”紧盯火箭的足迹,实时获得火箭的距离、方位、速度等信息,判断火箭飞行状态。在嫦娥六号探测器上面,有两个用于月壤采集系统视觉机构的超声电机,它出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传统电机相比,该超声电机具有响应快、精度高、噪声小、重量轻、无电磁干扰等优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副教授丁庆军告诉记者,两个超声电机,一个像是控制脖子一样往哪转,另外一个像是控制眼球往哪转,控制整个视觉系统。未来会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加大超声电机的研究,尤其是应用方面的研究,为国民经济和航天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郑伟 章斌炜 王尧 郝朦 康健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