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刘杰 朱绩泽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看望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居民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中国共产党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群众的“幸福”由无数“小事”构成,办好“小事”才能让群众笑脸常在、幸福常留。党员干部应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把“群众小事”办成“幸福大事”。
常怀“甘做小事”为民心。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民生“小事”关系着群众安危冷暖、连接着社情民意,体现着党员干部“为官一任”的责任担当。现实中,部分党员干部热衷于出大思路、做大文章,对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小事”不放心上、不屑一顾,结果“小事”没做好、“大事”没办成,群众不满意、组织难放心。究其原因,是其政绩观出现了偏差。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把千家万户的点滴“小事”当作担当尽责的“大事”来抓来做,着力在增进人民福祉的事业上“下苦功夫”,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上“啃硬骨头”,带着使命、饱含感情一桩桩干到底、干出成效,将“民生清单”变成群众的“幸福账单”。
砥砺“马上就办”精气神。常言道,为官避事平生耻。办好“小事”的效率和效果,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知之深也需之切,如果不及时解决,“小事”便会拖成“堵事”、“易事”便会变成“难事”。20多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时倡导践行“马上就办”,让狠抓落实、勤政为民在八闽大地蔚然成风。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不断赓续“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精神,既有“及时应”的果敢担当,也有“善作为”的精湛本领,始终将人民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从速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拖延、不耽搁,把对群众许诺的事一件件做好、一项一项落实,不出结果不收兵,不达目标不罢休,切实践行为民服务“不打烊”、暖心服务“不止步”。
秉持“办实办细”久为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永无止境,人民公仆对民生“小事”的帮办和服务永在路上。办好群众“小事”、解好民生难题,关键在“实”,重点要“细”,最终看“长效”。要聚焦群众关切,深入一线、贴近基层,主动了解群众生活近况、认真听取批评建议,既关注共性需求和普遍问题,也发现个性问题和深层次问题;要对矛盾问题和现实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做到精准“把脉”、对症“开方”,汇聚各方力量将问题发现在“早”、化解在“小”;要强化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推动工作流程规范化、创新做法制度化、成熟经验机制化,完善民生问题的体制机制,持之以恒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刘杰 朱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