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扬州的东关街和仁丰里街区,两个街区的保护出新项目启动时间相隔了8年,随着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的理念在更新,我们也看到了不同模式下打造出的两种街区风格。
在扬州东关街的冬荣园小剧场内,正在上演的是扬剧《板桥道情》,剧场本身的建筑就是文保单位,这种沉浸式的非遗演出,构建了文旅消费的新业态。
江苏省文史馆馆员顾风说:“昆曲、扬剧、评话,包括一些民歌、舞蹈,这些表演吸引很多游客,同时也传承扬州的文化。”
东关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遗存丰富,有个园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4处,以及省、市级文保单位25处、历史建筑8处。
广东游客黄颖嘉说:“挺复古的,很有江南的风味。”
自2006年起,扬州市累计投入近20亿元,实施了东关历史街区保护与活化利用工程。2010年,东关街入选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扬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院副院长邱正锋说:“东关街作为扬州比较大的一个历史街区,整体保护相对比较好,而且园林、建筑等级比较高,所以我们采取的是政府主导、居民参与、专家指导这么一个方式,这个方式的重点是主要投资来自政府部门。”
不同的街区采用不同的保护方式,扬州明代旧城内唯一的历史街区——仁丰里,则按照“微更新”的理念,从2014年开始制定保护规划和整治规划。
邱正锋说:“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老百姓居住为主,政府采取了引导的方式,这个引导就是政府只负责公共的部分,包括下水道、杆线,而大量的资金是鼓励老百姓自我投入,政府派出街区规划师协助老百姓。政府的投入只占三成,70%的投入是老百姓投入的。”
在仁丰里居住了40年的李琳,用了一年的时间,把自家的房子出新,改造自己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也把大门常打开,欢迎游客前来参观。
扬州市仁丰里居民李琳说:“我住在仁丰里,生活在仁丰里,祖祖辈辈在这里已经将近100年了。对仁丰里的感情还是比较深的,希望把这里宣传出去,让人家了解仁丰里究竟是一个什么状况。”
画师刘永正在做仁丰里景观提升,在他的画笔之下,老街上原来的商店、理发店、烧饼铺又重新回来了。
画师刘永说:“经过老年人的回忆,把场景复原了一下,游客都对这个老式的场景好奇,每天都很多游客打卡。”
避免原住民大量外迁,仁丰里保留了老街古巷以及市井的特色。通过小规模、渐进式的更新,为社区居民增加收入来源的同时,也增加了社区活力、丰富了历史文化街区的人文景观。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汪舒 史斌燕 编辑/刘璐)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