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监控的意见箱,形式主义的装饰品|荔枝时评

2023年11月14日 17:46:55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日,广西南宁一名网友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的一则视频显示:本应用来搭建“连心桥”的“书记、院长信箱”,却被摄像头照着。该视频引发不少网友关注。

记者走访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发现,摄像头监控方向对着大门口,“书记、院长信箱”确实在监控范围内。随后,广西大学官博发布情况通报,称已经彻底整改。

学校回应了,也“彻底整改”了,这事就算完了吗?不少网友表示不买账,有人质疑“是一时疏忽还是故意如此设置”,有人直言“这不就是最明显的形式主义表现吗”。可见,网友心中的疑团没有完全消解,该校的师生就更不必说了。

那么,为什么会有被监控的信箱存在?怎样才能收集到真意见?我们请了媒体人和在校学生一起来聊聊。

意见信箱被置于摄像头之下,轻飘飘一句道歉岂可了事?

文/孔德淇

虽然针对此情况,涉事高校旋即介入调查,核实摄像头为2013年统一安装,用于维护校园安全,而书记、院长信箱于2023年安装,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并对设置在摄像头下的信箱进行了彻底整改,让事件得以迅速平息,但由此引发的思考并未终结。

意见信箱的设立本是一项办实事、解难题的民生工程,它为群众提供了一个意见抒发、反馈的渠道。而通过征求意见和建议,相关单位也可以完善工作方式,约束职权履行,实现民主监督。据报道,该书记、院长信箱旨在收集师生员工的问题,其中就难免存在一些工作不到位、解释不清晰、态度不端正等举报内容,甚至是违法违纪的线索。然而,意见箱对面设置摄像头,使投信者隐私暴露无遗,逾越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底线。投信者明知自己的一举一动被摄像头“监视”,很可能会感到局促不安,甚至担心遭“秋后算账”,不敢反映问题,进而让信箱成为“摆件”,阻碍相关督导工作的正常开展。

规避监管也好,工作疏忽也罢,一面开设意见箱,一面让其置于监控之下,这种操作无疑是严重失当的,造成了“举报被监视”的客观事实,起不到真正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的作用自不必说,还可能导致群众从监督主体变为监督对象,使监督走向错位。此外,涉事高校还需深刻反思的是,这样的问题缘何外人能发现,自身却迟迟未察觉?为何非要等到舆论激起三层浪才顿然醒悟?

事实上,中纪委早已明确表示,为保证举报人的安全,保障公民由宪法赋予的批评、建议和检举权利,意见箱附近不得安装摄像头。涉事高校依旧如此设置,既没有展现出虚心听取意见的应有诚意,更处处透露着做表面文章的嫌疑。对于这样的消极后果,恐怕不是被动整改和简单“道歉”即可了事,还需相关单位举一反三,进一步对群众意见工作加以改进。

其实,这件事处理起来并不困难,无论哪个安装在先,只要认真对待、考虑周全,都可以让监控仪和举报箱两个互相冲突的设备各安其所。比如设置举报箱时,清楚各种有可能妨碍干扰监督的因素,远离各种摄像头的监控范围;开辟更多安全使用的监督渠道,从方便师生员工投递和加强对投信者隐私保护的角度予以考虑,鼓励民众通过线上无记名的手段反映问题和意见,严防对投信者的打击报复。

意见箱的安全性与监督的便利程度,直接反映了一个单位的开明与自信。只有在确保投信者隐私得到妥善保护的前提下,意见箱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为相关单位改进工作提供有力支持。我们希望不再发生类似事件,相关单位以此为戒,并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重视民意表达,自觉接受监督。无论大小事务,对待意见箱的态度都是对待民意的态度,而民众信心、希望和力量的源泉也正是来自于意见箱的使用安全与监督畅通。

被监控的信箱,我们究竟该注视谁?

文/雷颖轩

事件一经曝光,学院就对此进行了回应,称是先有摄像头,后有院长信箱。这一解释的目的不言而喻,无非就是为了自证清白,强调绝不是故意安装摄像头来监控投信人。尽管这可能确属实情,但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将目光聚焦于较为普遍的“信箱难题”。目前有很多信箱,并没有展现出听取师生或员工意见的诚意,反而有“做听取意见的表面文章”之嫌,这一问题亟需引起重视。

安装书记、院长信箱,主要是为了收集师生员工“急难愁盼怨”的问题,以更好帮助师生解决困难。但现在,摄像头正对着信箱,那院方究竟是想要收集问题,还是拒绝问题,这不禁让我们产生了疑问。更重要的是,被摄像头“注视”着的院长信箱,不仅忽视了投信人的隐私权和言论自由权,也对个人人身安全产生了威胁。在摄像头下,投信人害怕自己的问题还没被解决,自己就反被院方打击报复了。长此以往,自然就没人敢再来投诉和举报,这于师生、于院方都没有好处,属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既然信箱推行匿名制度,那么就应将匿名推行到底,打着匿名的旗号做着全方位的“粗暴盯梢”,这种行为必须整改。当一个被匿名性保护着的沟通渠道被迫脱去了外衣,全透明般地出现在监控面前,它的本质就发生了改变,变成了形式主义的装饰品。因此,相关部门在安装信箱的时候,要秉持“听取意见,解决困难”的原则,在充分考虑投递信件的方便和安全的同时关注服务对象的隐私,注意空间选址的细节,让信箱不再“空转”,让匿名信箱名副其实。

其实,对于“信箱难题”来说,被摄像头“监视”倒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让信箱形同虚设,流于形式。一方面,摄像头强加给投信人一种无形的压力,其不敢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反馈出来,那么相关工作人员就无法清楚自己存在的问题,也就不能有进一步的改正和提升。另一方面,倘若信箱不被重视,信件根本不被打开阅读,那就完全成为摆设,成为“僵尸信箱”,不能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从这些层面来看,“信箱难题”的整改不能只停留在形式层面,还必须触及思维观念的修正。被“注视”的不应该是师生或员工,而应该是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他们需要摆正对征集建议的态度,不要看到意见就怛然失色,惶惶不安。大大方方地接受建议才是应有之义,要对“建议”脱敏,对合理的意见给予重视。如此,以师生和员工为本的原则才能真正落实。一切都在阳光下运行,那么信箱摆在哪里都不是事儿。所以,在今后的实践中,相关部门要真正激活“空转信箱”,做到认真阅读每一份信件,努力解决每一个问题,必要时将其纳入工作考核,让信箱真正“动”起来,真正为人民服务。

在信息时代,我们并不担忧没有反映问题的渠道,而是这个渠道是否畅通和有效。让师生和员工在表达自己的正当诉求时无需遮遮掩掩,可以知无不言,首先要做到的是,不让安装信箱畸变为一种表演性质的动作。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