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刘鑫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强调,“再接再厉抓好灾后恢复重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温暖过冬。”殷切嘱托、深情牵挂,既是人民领袖牵挂群众急难愁盼的有力见证,也是“时时放心不下”为民情怀的生动体现。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涵养“时时放心不下”的情怀、扛起“事事放心不下”的担当,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为务实的作风换取群众“放得下心”。
“时时放心不下”,彰显的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树高千尺,其根必深;江河万里,其源必长。回望来时路,我们党始终把为民造福刻画在“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同甘共苦里,倾注在“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的点滴服务中。今年汛期,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降雨过程,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灾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面对大战大考,人民子弟兵冲锋在前,封堵溃口、加固堤坝;党员干部勇挑重担,巡堤查险、抢救财物;人民群众风雨同舟,团结互助、共克时艰,构筑起守护家园的坚固防线。实践证明,人民始终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也是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党员干部们只有多些对“国之大者”的放心不下,想群众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才能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时时放心不下”,体现的是解民所忧、笃行务实的优良作风。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加快灾后家园恢复重建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工程,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丝毫等不得、慢不得。只有把群众的“急难愁盼”事事记在心头、时时抓在手上,才能避免“空口号” “花架子”。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在全党深入开展,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脚步迈下去、身子沉下去,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对当务之急,立说立行、紧抓快办,对长期任务,紧盯不放、一抓到底,以“将心比心”的态度、“马上就办”的速度、“办就办好”的力度,千方百计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重建美好家园的强大政治优势。
“时时放心不下”,蕴含的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责任担当。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凡事多一分预见,干事才能多一份放心,人民群众才能多一点安心。今年夏天这场灾害受灾面广、蓄滞洪区启用多、转移安置群众多,对灾后家园恢复重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高度警觉、见微知著的极端敏锐,搞明白、弄清楚百姓还想什么、民生还需什么、发展还缺什么,以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态度有效防范“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发生。同时,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先锋岗”、认领“党员责任区”等方式,加快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应急管理体系,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让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