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炎热,野泳的现象也开始抬头。7月25日是世界预防溺水日,最近,教育部门也发出安全提示,对未成年野泳进行教育劝导,避免溺水事件发生。
【 南京:对警示标识视而不见 未成年人野泳屡禁不止】
南京花神湖,是每年夏天南京泳客最多的开放区域,随着天气进入大暑烧烤模式,到花神湖野泳的市民人数也达到了高峰。下午三点多,湖边已经有三十位市民野泳,其中,有的家长甚至带着孩子来游。
南京市民:“大人带小孩来,多哦,四岁都有。我们在这喊不要把小孩带来,把他扣好,这是河,危险!”
南京市民:“前面一点点深,大概能淹一个人,小孩游危险多了,小孩由大人带着,带着救生圈。”
花神湖最深处达20多米,记者上网搜索发现,几乎每年这种所谓的“野泳”圣地,都会发生溺亡惨剧。花神湖岸边每隔三四十米,就设立了一块禁止野泳、水情复杂的牌子,但是,这些泳客几乎视而不见。
南京市民:“自发的游泳,社区都来管,救生的东西都在这,天天喊不要游泳,喇叭在喊,喊得有用吗?没得用。”
现场劝导人员说:“我们劝小孩不要下水了,下水太危险,都是上学的小孩。我们天天喊,劝不住,早上喊下午又喊。”
在南京六合、溧水等郊区水库,这里湖面宽阔、地下水情更为复杂,一些家长带着孩子来野泳,更是习以为常。
家长:“江浦不给游。”
记者:“你跑到这边来游,你家儿子下这个湖里游过几次?”
家长:“今天才下的。”
记者:“让小孩下去你不害怕?”
家长:“就在边上。”
对于屡禁不止的野泳现象,公园、水库管理方表示,他们只能进行安全提醒,无法有效制止。
【苏州:“人防+技防”劝阻野泳】
今年七月以来,苏州市高新区枫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成立了巡查劝阻小分队,设立警示标识的同时,对野泳现象较为集中的午后和傍晚强化巡查。
执法人员现场提醒:“这里水很危险,上来吧,这个水深。”
苏州市高新区枫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李超说:“一天起码7、8次以上巡逻,有死角的地方,我们利用无人机进行拍摄,与地面巡查结合,进行巡查管控。”
执法人员提醒,由于野外河流水环境复杂,水域温差较大,游泳者进入水中易出现抽筋现象,同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如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游泳还将被处以罚款。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郑丽丽 高辉 编辑/赵黎静)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