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在第112个“5.12”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记者来到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感受急诊科护士平凡而又忙碌的一天。
急诊科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对医护专业能力、体能、心理都非常具有考验性的工作,不单会遇到各类伤病员,如交通事故、各种意外伤、转诊转院……无论风雨、节假日,这里总是24小时运转。
16时,从业第25年的急诊科护士长许开云和她所在夜班急救护理团队已经整装待发、开始忙碌。许开云坦言,她希望抢救室的病床永远是空的,没有患者送进来,那就是最大的幸福。
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护士长 许开云
20时许,在急诊监护病房里,一阵急促的提示音响起,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护士孙燕连忙前去查看。“现在这位病人呼吸费力,需要吸痰。”孙燕守在病人床旁,与同事相互配合,密切关注着监护仪上数值的变化,一边熟练地完成吸痰、拍背、翻身等工作。对于孙燕来说,这样的场景是工作常态。
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护士 孙燕
“说话”是孙燕一天当中最主要的工作。从上岗开始,她就要不停地解答家属的各种问题:去哪里取药?去哪里送化验?怎么交费?卫生间怎么走?因为来急诊科就诊的患者比较多,她经常要提高音量,和患者或家属反复讲很多遍,直到他们弄明白为止。“每天一开始工作,就像打仗一样,病人病情变化很快,随时会有危险,家属一喊‘护士’,就得赶紧冲过去看看有什么情况。”孙燕说,自己已经从事护理10年,但每天上班时神经依旧高度紧绷,不到下班放松不下来。
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护士 张国军
今年的“国际护士节”主题是“我们的护士 我们的未来”。护理行业已不再是女性的专属,不乏男护士在这份岗位中发光发热,张国军就是急诊科的一名男护士。去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他已记不清自己在转运及抢救过程中抱起过多少病人。
他告诉记者,今年是他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第一个护士节。护理病人不仅是身体方面的照料,心理方面的疏导更是不可或缺,看到病人能够安心检查、恢复健康,自己也很有成就感。
荔枝新闻上海工作部记者/常瓅 通讯员/曹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