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每年肝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占全球的50%左右,有三分之二的患者发现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机会。2月25日,记者从第八届肝癌介入与多学科诊疗论坛上获悉,针对中晚期肝癌治疗难的问题,相关研究有了新进展。
【介入联合靶免 中晚期肝癌治疗有了新疗法】
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滕皋军分享了团队的最新研究结果: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将成为治疗的新方向。这项研究覆盖了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9家三甲医院。这一项研究成果也发表在《自然》杂志子刊《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上。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告诉记者,对于中晚期的肝癌,以介入治疗作为核心的技术或者作为基础的技术,在介入治疗的基础上,辅助靶向和免疫治疗,可以让患者的生存获益提高近一倍。所以这项数据是非常惊人的,也是在国际上第一次拿出了一个联合治疗的真实数据和方案。
【早筛早诊早治 更重要的是预防】
肝脏是人体的“解毒器”,同时也是“沉默”器官。即使发生病变,早期一般也没有明显痛感,所以不少患者发现时已经处于中晚期。那么平时应该如何细心呵护肝脏,降低患病风险呢?专家表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对肝脏最好的保护,要注意膳食平衡、减少饮酒,规律作息、适当运动。此外,定期体检必不可少,要主动参与筛查,及早发现和治疗。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副主任朱海东建议,每年做一次体检,对于高危患者甚至半年做一次。越早期的患者,越可以接受外科的切除达到根治或者消融。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王敏 刘堃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