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岁,开着一辆长17.5米、宽3米、高4米的重型卡车,谢琳把家打包背在路上,不停往返于祖国的最东头和最西头,运送着一车又一车的物资。
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货车司机们用不舍昼夜的奔行,打通了这片广袤大地的“神经末梢”,让经济发展的“血液”畅通循环。他们的运输,关系衣食住行,也关乎国计民生。谢琳是其中一员,过去二十年里,她在东西部的公路之间累计行驶了500多万公里,在一次次往返中见证着西部地区的沧桑巨变。
拉的货在变,走的路也在变
在新疆库车的一处光伏能源项目工地上,谢琳刚刚协助施工人员完成卸货,这批货物是她从东部沿海省份拉载来的,一共28个箱子,装着28顿重的太阳能电池板。
从高空俯瞰,茫茫戈壁滩上一辆接一辆的重型卡车运来一箱又一箱的太阳能电池板,整齐排布着,不久之后全新的光伏发电站将在这片戈壁滩上耸立起。跑新疆货运的二十年里,谢琳见证了当地光伏业从无到有的转变,2010年这里的光伏发电装机总量还是0千瓦,至2022年已达到1450.9万千瓦,每小时发电量可供1.25万普通家庭用一年。尤其最近几年,谢琳感觉发展的脚步格外的快,“要是走315国道,路边上能看得到一排排的光伏电站。”
这趟近5000公里的行程,谢琳独自驾车经过,通常这种长途货运会有两个司机轮换着开,因此当得知她的情况后,在服务站偶遇的同行多数会投来难以置信的目光,“她说她一个人,我不相信”“一个人跑不了,遇到情况她处理不了。”
如此长距离的运输线上,确实存在许多未知数,但多年的货运经验让谢琳有了较为充分的准备,她随车带着各种汽车配件和工具,有备用机油、防滑链和遇到寒冷天气时用于烘烤油箱防止结冰的喷枪等等。
健康的体魄也是准备之一,跑货运的这些年她尽力保持着匀称的身材,除了在饮食上注意清淡养生外,也不放过旅途中任何可以锻炼的机会。行车经过218国道新疆若羌段附近时,天色已晚,谢琳将车停在路边一段废弃的公路旁,隔天一早起来,沿着这段公路跑了两圈后继续上路。这段废弃的公路由红砖砌成,是一段艰难岁月的印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在极端困难条件下,烧砖修筑了102公里长的公路,2001年砖砌公路被改造后的218国道取代,仅保留了2.2公里作为纪念。
比邻218国道和砖砌公路的,是在2020年建成通车的格库铁路,旁边还有一条新开通的高速公路,道路的迭代成为当地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谢琳眼里,当地的发展则是“我们天天抬眼就能看得到的变化”,比如以前从新疆库尔勒到库车开车要八小时,现在只需要四、五个小时。同时,往来运输的货物也有了新变化,“从大新疆拉走的东西,主要是棉纱、香梨、苹果、核桃、棉包、棉布等等,拉过来的五花八门啥都有,从以前的冰箱、洗衣机,到如今的大型机械设备等等。”
人不离车,这是规矩
从库车回程的路上,谢琳接了新的一趟订单,将当地一家纺织厂的棉布运往浙江绍兴。
17多米长的卡车牵引平板上被她和纺织厂的工友们预先铺好了一层蓝色的塑料布,随后叉车一趟趟把近两百包成捆的棉布整整齐齐地码放上去,最后再在上面盖一层雨布,“雨布塞得太长,下雨容易把货打湿”“如果这一包货打湿了,货主就都不要了。”谢琳一边说着,一边爬到货物顶上将绳子顺下来拉紧,并沿着卡车四周把雨布又仔细塞了一遍,确认没有问题了才上路。
然而运输途中还是险些遇上大事,从纺织厂出发没多久,卡车上的刹车管突然爆开,轮胎因摩擦产生高温,冒起了烟,过路的司机看到后及时按喇叭提醒她,谢琳赶忙靠边停车,搬了桶水给车胎降温,并重新换上了一根刹车管,“要是再迟一点发现,火烧起来,那就麻烦了。”
这一趟,谢琳预计自己要走五六天,行车前她提前规划好了几处可以休息的地方,即便这其中有服务区,她也依旧选择在车上过夜。运货途中全程人不离车是她给自己定下的规矩,“必须睡车上。如果把一车货扔在这里,然后你去住房间了,货被人家拉走你也不知道。”
谢琳喜欢卡车,在她看来这是受了父亲的影响。小时候一有空,她就会去父亲所在的车队玩,慢慢就学会了开车,甚至还能帮别人修车。20岁那年,她攒钱考了驾照,并决心加入车队。
据官方媒体报道数据显示,在全国近三千万的卡车司机中,女性司机虽逾百万人,但和总数相比,占比尚不足百分之五。很多人都认为,开货车不是女人干的活儿,更何况,她开的还是货车里规格最高、也最难驾驭的重型牵引卡车,但谢琳用实际行动打破了固有的偏见。她如今是家里的顶梁柱,供女儿读大学,家庭的责任和自己的选择,让她在这个行业里坚持了下来,并且一开就是三十几年,累计行程相当于绕赤道转了125圈。
从2003年第一次送货到新疆开始,她就爱上了一路向西的辽阔,笔直的公路将黄色的大漠劈开,穿行其间“有一种你去拥抱大地的感觉,所以有时候我朋友、同学说‘我郁闷’,我说跟我来新疆,沙漠里能包容你的眼泪。”
鹅喉羚
这一路不仅有戈壁沙漠也有湿地湖泊,在218国道一段长400多公里、濒临无人区的路上,谢琳遇到了一只快速穿行的藏羚羊,“跑得好快,我都没敢按喇叭,这里面宝藏多呢。”开出一段距离后,她又在路边的沙棘丛里看到了三只鹅喉羚,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在谢琳的记忆中,五、六年前从这片区域经过时,还不曾见过这么多野生动物,“现在越来越多了,台特玛湖的湖边上还有很多水鸟,以前见不到这种场景。”
在路上,温暖持续流动着
运送棉布的第三天,谢琳从新疆驶进了青海乌兰县茶卡镇,这天她开了900多公里,深夜抵达服务区时,停车场已经没有了空位,她便将货车停靠在路边,取出备好的白饼,就着榨菜当晚饭。
一般情况下,谢琳会给自己做点吃的,但当地海拔有3600多米,水难以烧开,饭也煮不熟,只能简单应付一下。饭后,她用随车带着的湿纸巾擦了把脸,梳了梳头就准备睡觉了,此时正值寒冬,夜里气温更低,已降到了零下10℃左右,所幸驾驶室里配备有独立的柴暖系统,能让她好好地睡上一觉。
隔天行车途中,谢琳接到了安徽省淮北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的电话,电话那头稍显焦急,说接连几天都没有联系上,她已当选为新一届的省人大代表,得在1月14日之前赶到合肥参加会议。
几天前,谢琳都在无人区穿行,电话收不到信号,眼下她的运输行程刚刚过半,按计划余下的路还得开四天,在开会前一晚才能抵达目的地绍兴,哪怕是加快赶一赶,赶在13号前开到绍兴,卸了货再赶往合肥,她也没有把握能赶上14号的会议。
电话那头建议她将车停在青海省会西宁,从那里乘飞机去合肥,但谢琳做不到,货必须要如期送达才行。然而作为这届安徽省人大代表里面唯一的货车司机代表,参会也是件大事,这让谢琳犯了难,几番考虑之下,她还是决定先继续赶路送货。
两天后,谢琳接到一位卡友的电话,对方称自己正好在去往新疆的路上,车就停在谢琳对面的服务区,他可以给货主通融一下,晚两天到,帮着谢琳轮班开,赶赶时间,把货物尽快送到。来电话的人叫徐运涛,是一个80后货车司机,2015年冬天前往新疆运货的途中在无人区遇困,所幸被路过的谢琳搭救,自此两人成了忘年之交。
四海为家的卡车司机们有一股子行走江湖的爽朗与仗义,对同行也总如兄弟姐妹般看待,碰上有困难的就搭把手,在他们看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而对谢琳来说,除了这种朴素的情感外,还有一份惦念在心头、永远难忘的恩情在驱动着。2016年,她在前往西藏运货时,车坏在了阿里地区,四周荒凉无人,“有五六天,晚上都能听到狼叫,我水也没了,吃的也没有了”,就在谢琳几乎快要放弃求生的希望时,她碰到了一支自驾的摩托车队,领队拿出自己的保温水壶,给谢琳倒了杯水,又用对讲机通知后面的队员。“之后每个人骑到我面前,就给我一杯水。”
荒漠之上,点滴之水救了谢琳一命,她至今仍不知道当时那群好心的人们是谁,只记得他们的车上插着写有武汉字样的旗子。四年后,当疫情骤然席卷武汉,致使整座城市封城停摆的四个月时间里,谢琳单人单车先后28次进出武汉,送去一批又一批的急需物资。此后,她又多次为上海、新疆等地运送医疗物资。
1月12日夜间,经过5000公里奔波,谢琳在徐运涛的帮助下抵达了绍兴的卸货点。隔天,一车棉布完好无损地交付到了货主手中。
两天后,谢琳脱下冲锋衣,换上了一身精干的黑色西装,如期赶上了会议,会上她提交了一份关于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推广建设“司机之家”的建议,这是她此次途经G25长深高速东庐山服务区时看到的相关设施,可以供长途奔波的司机师傅们洗澡、洗衣服,希望这样经济便捷的设施能惠及更多、更远的地区。
大年初二,谢琳从老家安徽淮北装满了一车新的货物,再次启程,向着她心爱的大漠驶去。一路上,还有很多和谢琳一样,奔向天南海北的货车司机们,他们满载着经济发展的成果,穿行于祖国的各个角落,滚滚车轮下,时代在无声地向前。
荔枝新闻专稿 记者/贾威 周会峰 徐浩睿 王昕 李洋 编辑/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