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艾佩韦
(图源:视觉中国)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下午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基础研究纳入科技工作重要日程,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
人类历史上每一项颠覆性的技术进步,无不源于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基础研究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开创性、探索性,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和根基。一直以来,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工作,特别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谋划科技创新,加快推动基础研究,取得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成功问世、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通过验收等卓越成就,助力我国科技事业飞速发展,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1位。事实充分证明,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勇立全球经济发展的浪潮,科技创新机遇和挑战并存。越是于变局中开新局,越是要在加强基础研究方面迎头赶上、抢占制高点,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基础研究点多面广,具有周期长、风险大、难度高的特点,切忌“东打一枪、西放一炮”“蜻蜓点水”式的推进,必须统筹谋划、强化布局,坚持“一盘棋”,下好“先手棋”。要坚持“四个面向”,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科学规划布局前瞻引领型、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基础研究走深走实、行稳致远。
开展基础研究,少有“电光火石”的瞬间,更多的是“十年磨一剑”的钻研。其“变现”周期长,必然需要长期稳定的支持。现阶段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主要依靠公共财政,十年来,我国科技投入大幅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从1.03万亿元增长到2.79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基础研究经费增至十年前的3.9倍,连续保持6%以上的水平,达历史最高值,为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与基础研究的重要地位相比较,基础研究经费占比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为了支持更多科学家投身基础研究,让搞基础研究的科学家能够安心潜心研究课题,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加强长期稳定支持,是巩固科技创新“领跑”成果的必然要求。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三者之间,核心关键是人才。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当前,虽然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但开展基础研究的高精尖科技人才和全球顶级科学家仍然缺乏,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育是关键的关键。必须下气力打造体系化、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加大各类人才计划对基础研究人才支持力度,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让更多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同时,要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差异化评价和长周期支持机制,加强科研学风作风建设,激活基础研究人才“一池春水”,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艾佩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