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从过去的“一车独大”,到如今汽车、钢铁、新能源、电子信息主导产业全面起势,晶硅光伏、风电装备、不锈钢、动力电池、大气治理、精密结构件等23条产业链积厚成势,实现了“单极引领”到“多轮驱动”的产业形态转变。
回望来时路,盐城产业蝶变的背后,正是得益于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产业绿色化、绿色产业化,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全力构建现代化绿色产业集群。
汽车产业是盐城的支柱产业。盐城现有起亚、华人运通等整车生产企业,以及234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配件企业,产品类别涵盖了乘用车、商用车和专用车等全系列产品,累计产销突破600万辆。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乘着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东风,盐城顺势而为,打造动力电池产业集群,SK动力电池、弗迪动力电池、蜂巢能源动力电池、捷威动力电池等一批龙头企业落户,已建成动力电池产能44.5GWh,开票销售突破百亿元规模。
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最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盐城重点打造晶硅光伏、风电装备两条地标产业链。天合光能、阿特斯、协鑫、润阳、悦阳、正泰新能源等一大批光伏龙头装备制造企业竣工投产。金风科技、远景能源、上海电气、中车电机、中材科技、时代新材、京冶轴承、长风海工等一大批风电装备企业构建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并且,盐城深化国际合作,建立与德国、法国、英国、荷兰等国家常态化合作交流机制,艾尔姆、采埃孚、保利泰克等欧洲领军企业均已在盐设立研发、生产、测试基地,致力打造中欧产业合作的示范样本。今年1至9月份盐城新能源规上企业开票销售,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同时,盐城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截至今年10月底,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240.21万千瓦,占全省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25.25%,规模全省第一。1至10月份,新能源累计发电量219.5亿千瓦时,占盐城全社会用电量的58.94%。这意味着,全市每使用100度电,就有近60度来自新能源发电。
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份,全市23条重点产业链实现规上开票销售3775.2亿元,占全市规上开票总量的65.2%,增长32.3%。
风电装备是盐城重点打造的地标产业链,去年获评省级绿色工厂的江苏金风科技,其核心就是坚持向“绿”而行,是集大型海上风电机组生产、研发、培训、服务、出口为一体的海上风电基地,建成多个国内乃至世界领先的实验平台,是金风科技旗下业务功能最齐全的大型海上风电基地。
作为风电行业的标杆企业,金风科技发挥产业深度优势,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推出系列产品,以适用于大基地、集中式、分散式、海上等不同运行环境,全力保障风电产业链稳定持续发展。“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风机降本增效变得更为迫切。”江苏金风副总经理宁海峰指着风机机舱介绍,“这是金风科技2021年推出的中速永磁产品,采用齿轮箱与发电机的集成设计,在保证产品可靠性前提下,减少整机重量,降低造价成本,满足市场多样需求。”
金风科技16MW传动实验室项目是集16MW风电机组仿真、机械、电机、电气、环境、并网于一体的机电传动综合多应力传动实验台。该项目为国内风电行业唯一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金风科技实验中心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国内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六自由度风电整机传动实验平台,着力打造中国海上风电国家级试验检测基地,为海上风电的技术进步提供全面的服务。
宁海峰表示,金风科技一直致力于研发出真正适合中国海域的海上风电技术,适用于江苏沿海的差异化解决方案,把海上风电打造成国家的大国重器,从而进一步提高风电能效、降低风电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在风火同价、平价上网背景下更健康发展,为我国能源、经济与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天合光能盐城基地是全球技术领先的双玻组件生产基地,是晶硅光伏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走进企业M4车间内,焊接机通过互联条将一片片电池片焊接起来,组成电池串。“电池串互联后,再经过叠层、层压、装框、清洗、包装等流程,最后变成一块块光伏组件。每天我们生产16200块组件。”车间主任李根恒说。
“盐城基地将不仅是天合光能最大生产基地,同时也是行业内最大的生产基地。”天合光能盐城基地总经理吴剑峰说,今年1至9月份,销售额近20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00%。“天合光能努力的目标是成为全球光伏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变革,创建美好低(零)碳新世界。天合光能与盐城方向相同、理念一致。未来,天合光能将一如既往坚持绿色低碳,保持稳中求进的发展势头,为盐城绿色能源之城建设贡献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