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时节既是水稻的生长旺季,也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测报精准,才能防控精准。8月23日的《高温大“烤”验》就跟着我的同事张慧鑫一起看看基层植保测报员如何为庄稼病虫防控“把脉开方”的。
靖江市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植保植检科副科长谢志娟说:“我们武装好了,就开始到田间拿这个杆子,在水稻上层慢慢划过去,可以看到蛾子在量多的时候就会在上层飞起来。”
张慧鑫问:“我们看到了这个害虫,把它赶走了,我们需要收集起来分析吗?”
谢志娟回答,我们田间赶蛾是不需要收集的,赶蛾的时候主要是计数,为我们测报提供更多的依据。
一米长的杆子,弯着腰要横扫67米。一趟走下来,绿豆大的汗珠已经止不住地往下流。
“现在工作才开始,是吧?”张慧鑫问。
“是的,刚下田一会。”谢志娟说。
“我感觉已经热得都不行了,满头大汗的。”张慧鑫说。
“夏天的桑拿,我们是每天都蒸的,我们都习惯了。”谢志娟说。
过了7点,稻田地表温度就超过了40℃,两块样本田的赶蛾计数工作也顺利结束。趁着查田间隙,我和工作人员一起补上了一顿田头早餐。紧接着,大家又手拿白瓷盘下田查看稻飞虱的发生情况。
谢志娟:“我们田间普查飞虱,要按照五点取样的方法进行调查,现在我们刚调查了一个点,现在再调查其他点。”
张慧鑫:“行,谢老师,关键是我走不动了,拔都拔不动了,太艰难了。”
气温升高无处可躲,行动不便又费力,走进田间没一会,我就感觉闷热难耐。
张慧鑫说:“大家看我,眼睛根本睁不开了。谢老师的工作确实很辛苦,首先温度特别高,长时间待在田里很不舒服,这个鞋里面都有点湿了,潮湿闷热的感觉,再加上本身水稻田里走就很困难,所以你要在里面再去查田的话,整个过程非常考验人的体力和耐力的。”张慧鑫问:“像我们一上午,不论是查蛾啊,查飞虱,我们要计数,这个目的是什么呢?”
谢志娟说,我们通过一个点进行大范围的调查,第一时间更加精准地掌握靖江病虫害的发生趋势,来提醒农户科学适期用药,这样才能以最小的损失实现我们粮食丰产丰收的目标。
江苏台主持人张慧鑫说:“哇,一天的感受真的是颇丰,像谢老师和她的同事们,从六月份到九月份的高温时节,几乎每天都要深入田间地头查看病虫害,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辛勤汗水虫口夺粮,我觉得要向她们致敬。我真的是理解了,什么叫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因为他们的点滴付出,为我们江苏粮食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郝朦 张慧鑫 李泽灏 供片台/南通台 泗洪台 建湖台 阜宁台 编辑/刘琳)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