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第三届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正式揭晓。其中,江苏有两座红色纪念馆项目成功入选,它们在革命文物保护修缮、陈列展示、社会教育等方面亮点纷呈。
【渡江胜利纪念馆:身临其境“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波澜壮阔】
南京市博物总馆渡江胜利纪念馆申报的“再造‘胜利之舟’--渡江胜利纪念馆基本陈列改造提升项目”,成功入选第三届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该展览于2021年7月1号正式对公众开放,通过246幅历史图片、317件珍贵文物,生动展现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人民群众踊跃支援前线的感人史实,诠释了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其中,互动多媒体的独特创意,更是让参观者身临其境。
渡江胜利纪念馆馆长吴小宝说:“我们运用了大型的船只,征集的文物船还原当时的一些历史场景,通过历史的视频、交响乐、诗歌等多媒体手段把它进行了一个有机组合,展现了‘百万雄师过大江’这么一个场景,让大家有一种沉浸的感觉。”
【常州三杰纪念馆:另辟蹊径学党史 穿越百年时空的青春对话】
常州三杰纪念馆的“推进展教融合创新,服务高校思政教育”项目,也成为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之一。近年来,常州三杰纪念馆依托纪念馆、瞿秋白故居、张太雷故居、恽代英纪念广场,举办了一系列革命主题原创展览,同时将红色资源和高校思政教育充分结合,不断研发定制课程,创新主题活动,近三年的接待量已超过500万人次。
常州三杰纪念馆馆长黄明彦说:“我们致力于‘走出去 请进来’,把我们的展览送到学校去,把学校课堂搬进纪念馆,在瞿秋白纪念馆我们推出了一个沉浸式的演出,瞬间穿越,把年轻人带到百年前的一个历史现场。我们会推出一些私密寻宝、剧本杀、角色打卡这样的一些参观教学,并且为高校来提供一些定制化的微党课、微团课,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来讲好红色故事。”
下一步,江苏各地红色纪念馆还将更好地利用线上教育传播功能,通过“云探馆”“云展览”“云课堂”,使革命文物活起来,让红色基因传下去。
黄明彦说:“我们也成立了全国的馆校合作联盟,目前已经有100多家场馆和高校合作,进一步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让现在年轻人能够感悟到百年前那帮年轻人的初心使命、信仰选择和担当。”
吴小宝说:“这几年我们已经采访了200多位渡江的老战士,深入进行口述历史的采集,加大渡江战役史的研究,开展一些生动活泼的,适合青少年和党员干部教育的研学课程,让大家从历史当中获取智慧和力量。”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黎明、林昱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