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大戏 平民史记 棚户春秋——电视剧《人世间》观后三感|荔枝娱评

2022年02月17日 16:23:31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康尔                 

  不看、不议长篇电视剧久矣。近来,突然猛追《人世间》,开始是因为主创中有朋友,后来是觉得口味正、劲道足、有看头,合乎甚至超越了本人的审美期待。在追剧的过程中,生发出来的感受、感慨有三:

   一

  《人世间》一开篇,本人获得的第一个欣喜是具有大戏感。

  大戏,固然与篇幅有关,但,篇幅冗长并非就是美学意义上的大戏。只有结构上的大格局、叙事上的大开阖、立意上的大思考、呈现上的大手笔方能成就一部名副其实的大戏。

  该剧以一个普通工人家的三个儿女的生活轨迹、命运沉浮为依托,铺设了三条延展性很强的情节主线,并令其枝蔓横生、时分时合,同时,辅之以与这三人关系密切的工友、同事、街坊邻居求生存、谋发展的行为副线若干条,编织了一个遮天盖地、疏密有致的叙事之网。这张大网,覆盖了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囊括了风云变幻的五十余年。这种架构,这种布局,四梁八柱应有尽有,堪称出手不凡,为一部大戏的铺陈、演绎直至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起始于1960年代的五十年,是我们国家筚路蓝缕、负重前行的50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改革开放、知青回城,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工人下岗、社会艰难转型,这本身就是一部波澜壮阔、起伏跌宕的时代“大戏”。影视作品,作为时代的镜像,就该对共和国历史上的这部“大戏”有所反映、予以表现。“语言是存在之家”,艺术更是如此。许多事,文艺作品不去言说、不去追述,就会被历史的尘埃所遮蔽,结果导致千百万人用隐忍、探索、汗水、泪花、奋斗、拼搏铸就的历史经验与教训白白付之东流。从这个意义上说,观众对于一部现实主义大戏的呼唤与等待已有很长时间了。《人世间》的兀然而出、轰然面世,契合人民的期盼,怎不令人感到欣喜?

  短剧侧重性格刻画,大戏得写人物命运,这是基本常识。著名编剧周振天说过:“如果剧本是水裆尿裤的,都是说闲话,这个剧本就没戏。……每集没有五六块硬邦邦的肉疙瘩这个戏就不行。”《人世间》的主创不负众望,凭借丰富的生活积累与老道的叙事技法,将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奋斗历程、爱恨情仇、生离死别展现得一波三折、酣畅淋漓,在每一集中都设置了几块“硬邦邦的肉疙瘩”,让人感到人物够分量,剧情够体量,演绎有质量,思想有分量,充分显现了百姓大戏应有的风貌、气质与品相。

  

  随着剧情的展开,本人获得的第二个感受是具有真实感。

  一部作品真实与否,是个特别要命的判断,通常具有一票否决权。因此,没有哪个负责任的主创敢在这事上掉以轻心、麻痹大意。但是,真实又是什么呢?说法又是林林总总。例如在史学界就有这样的说法:“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所有的真实都有重构性。”有人甚至说过“历史就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也正因为如此,是否真实、何谓真实、有无真实、真实度如何等问题,长期困扰着许多艺术家甚至某些批评家。其实,“真实”是个哲学命题,“真相”是个法律概念,艺术家可以参与讨论,但是没必要囿于其中、自寻烦恼。

  艺术家该追求的,当为真实感,而不是那个谁的嘴大谁说了算的所谓的真实。借用符号学的话来说,艺术家所营造的能指系统若能契合受众的期待,若能被观众认同、认可并能产生共鸣、共振,作品的真实感这一关就算过了。

  电视剧《人世间》的主创,用从容不迫的叙态、贴近生活的故事,日常家用的语言与标志性明显的场景,成功地营造了无可置疑的真实感。尤其是剧中的细节,源于生活,惟妙惟肖,个个意味深长,为真实感的创建、渲染立下了头功。例如,半夜排队购买免票肉,要用粉笔在每个人的外衣上逐一划上序号。是啊!“先来后到”是约定俗成的规则,也是平头百姓在那个年代唯一能够行使的卑微而庄严的权力。再如,在文化生活极其匮乏、作品类别非常单一的年代,一只口琴及口琴的拥有者并不娴熟的演奏,就能让一个女孩美得神魂颠倒,美得投怀送抱,最终促成了并不十分美好的婚姻。还有,一个高干子女,打了三分钟的电话。她应付通话费九分,决不允许别人收她一毛。这些精彩的、接地气的细节,都是从丰富的生活积累中遴选、精炼出来的。让人闻到了人世间的烟火味,也让人触摸到了平民生活的质感。据此,将《人世间》称之平民史记,自然有其道理。

  

  在观剧的过程中,有种感受挥之不去、始终存在,那便是厚重感。

  业界习惯将时间跨度大、拟像任务重的剧作称为“年代戏”。从理论上说,即便是“年代戏”,在总体风格的定位与把控上主创仍有多种选择,如浪漫时尚、风趣幽默、清醇淡雅、戏说搞笑等都可以作为选项。近年来,有许多“年代戏”也都是这么拍的,即便是抗日剧、历史剧也可以拍得很花哨、倍鲜亮。这回,《人世间》的主创,无论是原著作者还是电视剧的编剧、导演、摄像、舞美以及众多的好演员,都将审美风格定位在了厚重上,而选择厚重需要功力、定力,更需要专业素质、人文素养。

  在中国古代史上,出现过农户、猎户、兵户、匠户的称谓。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尤其是大批知青回城之后,棚户这个概念出现了。中国的城市中有过多少个棚户区?准确的数据无法查询,但是,在过来人的心目中,哪个市、哪个区、哪个县不曾有过若干个?在那里,常年栖居着质朴的、善良的、焦虑的、躁动的底层百姓。在那里,他们生儿育女,他们相互帮持,有时也倾扎争斗。在他们的梦里出现得最多的一个词应该就是“敞亮”。是摧枯拉朽的改革大潮,终结了比比皆是的棚户区,让昔日的棚户一批批地成了楼户。是市场经济焕发出来的无穷能量,让中国的城市越长越高、越变越美了。这是天翻地覆的巨变,也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特别值得大书特书。《人世间》的主创,不避时代痼疾,直扑敏感话题,聚焦一个名为“光字片”的社区,以小见大,以点带面,讲述了那里的居民在逆境中艰难生存、在局促与杂乱中追求幸福的感人故事。

  在《人世间》中我们看到,为了几个平方的扩建,邻里街坊甚至往日好友居然大打出手,险些闹出了人命。我们也看到了,为了能够拿到单位里分配的房子,特别清高的诗人、特爱面子的教授也去求人也去送礼。这些现象虽然司空见惯,但是经由艺术家的“陌生化”之后,显得非常扎眼、特别闹心。确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物质的匮乏逼着人们不得不用尊严、操守、家风、道德去换取生活必须,去拓展生存空间。许多事,即便自己能忍、能挨、能坚守,但是为了一家庭老小,也不得不昧着良心去干一些捧不上台面的事。如此这般的桥段,栩栩如生的情节,接踵而至层层叠加,使得这部作品拥有了思想层面上的厚重,而这份厚重可不是一般的肥皂剧、搞笑剧能够承载的。

  春秋,既是历史的别称,也是一种笔法。“春秋笔法讲究据实行文、暗含褒贬,注重将“微言大义”藏匿于叙事之中。据此,将《人世间》誉之为棚户春秋,也是讲得通的。

  当然,该剧并非完美无缺。如果,每一集的落点(又称煞尾)能够再精准些;如果,对于历史的回眸、反思能够再充分些;那么,该剧的前景一定会更加“敞亮”

  (康尔,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