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23年!首本系统研究南京安全区的专著即将出版

2021年12月09日 14:03:1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84年前的12月,南京城被炮火映得通红,25万惊慌失措的难民涌入3.86平方公里的南京安全区。首本系统研究南京安全区的专著《南京大屠杀时期的南京安全区研究》将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家社科基金规划课题,由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张连红主持撰写。

   

  一份珍贵难民名单公布

  1937年11月,一个国际救济机构“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立了,德国西门子洋行的约翰·拉贝被推选为主席。

  安全区位于南京主城西北,占地3.86平方公里,四面以马路为界,南为汉中路,东为中山路,北为山西路及其以北一带,西为西康路,美国、意大利、日本、荷兰大使馆及部分西方教会机构均坐落其间。界内分设25个难民收容所,最多时共收容难民约25万人。

  新书《南京大屠杀时期的南京安全区研究》把研究的目光聚焦在当年的安全区,从南京安全区的成立、安全区的组织机构与成员、南京安全区的功能、安全区的难民组成和难民心理、安全区内的日军暴行、中日当局与南京安全区、南京安全区的解散等七个方面介绍了南京大屠杀安全区。

  该书1998年立项,项目主要成员有张连红以及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王卫星、江苏行政管理学院教授杨夏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研究人员刘燕军、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邹洪凯。“这本书主要核心成员有五位,有更多的学生和老师参与到这个课题的研究,历时23年,在整个过程中,我们曾经到英国、德国、日本、美国、很多地方去搜集大量的史料,在南京地区,很多研究生和我们一起去做了幸存者的广泛调查。”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张连红介绍说。

  作为第一本系统研究南京安全区的专著,有很多资料首次公开。2006年,张连红一行3人赴德国收集南京大屠杀史料,收到西门子总部一份无比珍贵的材料--拉贝在小粉桥难民所登记的600多名难民名单。“这个名单非常详细,包括籍贯、性别、年龄、还有职业,都有非常详细的记录,每个人都有签名还有按手印,一般都是普通老百姓,有的是农民,包括当地居民,木匠、篾匠、还有鞋匠。”张连红说。

  1500名中国人曾与外国友人并肩作战

  12月的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银杏金黄,在校园的一角,魏特琳铜像静静地矗立。

  关于南京安全区,南京人乃至中国人,至今仍然感恩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外国友人。与20多位留在南京的西方人士相比,国际委员会中的中国职员阵容特别庞大,《南京国际委员会报告书》称,1500人直接参与该委员会的各项工作。他们主要是与西方人关系密切的知识阶层、安全区的中层管理人员、安全区的基层服务人员。本书有五万多字专门写难民所里中方人员构成以及主要工作。

  张连红说:“25个难民所的所长,只有金女大的难民所所长是Minnie Vautrin(明妮·魏特琳)是西方人,其他都是中国人,具体大量做事的都是中方人员,但是遗憾的是,留在南京的中方人士,很少有人能够记下日记。我们对难民所的所长的后代也做了一些调查研究,挖掘了一些中方人士,管理人员相关的信息,这些资料应该说在我们这本书里面和以往所有的著作相比,是更加充分的。我们希望这次的研究用很大的篇幅去增加中方人士的介绍和研究,也希望能够了却拉贝当时说,你们中方人士在南京安全区中的贡献,将来一定会在历史上留下精彩的一页,我们希望把这一页能够补上。”

  这1500人从事的工作,基本上都是义务,没有报酬,属于同胞之间的互救。许传音曾任住房委员会主任,他独自一人留在南京,1937年12月他受邀主持安全区难民住房安排工作,由于他的英语很好,应邀担任世界红十字会副会长,同安全区西方人士及时沟通,协助日常工作。姜正云是南京金陵大学附中难民所所长。 1935年,他任金大附中舍监、训育副主任兼英文教员,带领约80名助手,为了保护难民,他曾经遭受日军的毒打。王廷、齐兆昌、陈斐然、沈玉书……时隔84年,当年与外国友人一起并肩作战的1500名中国人的名字,同样也应该被记住!

  张连红介绍说:“程瑞芳,当时她就负责整个金女大难民所的宿舍管理,卫生、用餐、当时留在金女大的很多妇女都要生孩子,整个在大屠杀期间,金女大有37个孩子生下来,程瑞芳是卫生学校毕业的,所以参加了接生的工作。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很多中方人士冒着更大的危险,来对同胞之间进行互救的工作。所以这1500名参与管理的人员,他们也应该被历史所铭记。”

  期待找到南京审判中难民救助名单

  在仅有的3.86平方公里安全区内,难民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们的心理有哪些起伏?张连红说,新书中大量引用了安全区内外国人的日记、信件以及幸存者口述等一手资料,记录了当时难民的生活,对他们的心理活动进行了梳理。

  “安全区最初起到一个救助的作用,日军入城以后,进行大规模的暴行,国际安全区的功能就上升到保护功能,现在经常有人说,安全区是不是安全?我们这本书也做了一个探讨,在南京大屠杀期间,西方人所设的安全区里,日军当然有大量的暴行,但是相对于安全区以外而言,它是相对安全的,而且事实上对庇护这些难民,从心理上也是起到很大的稳定作用。”张连红说。

  尽管新书中已有许多最新的研究成果,但张连红坦言,关于南京安全区的研究永远在路上,至今仍有许多未解之谜。中国人参与安全区管理的有1500人左右,但可惜的是,能讲出名字、了解主要活动的只有100人不到,还需要不断去挖掘第一手原始资料。直到如今,还有一份名单让张连红一直牵挂着,这份名单对南京大屠杀的死亡人数具有重要意义。抗战胜利后,当时的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当时南京临时参议会专门成立了南京大屠杀案敌人罪行调查委员会。在审判谷寿夫时,有9万多人申请了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救助。这9万多人都有家人被侵华日军屠杀了,他们为什么要申请救助?家里什么情况?这个名单有详细的记录,这份9万多人的申请资料目前没有发现。

  张连红说:“有很多名单,知道是有名单,但实际是没有找到,我们也希望通过进一步持续地研究,不断地调查,能够发现一些新的反映南京大屠杀事件比较珍贵的名单,能够把它挖掘出来,对于安全区的研究,对于南京大屠杀史的研究,对于揭露日军暴行,都是非常重要的。”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黄迪 张中玄 王尧 编辑/蒋婕)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