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单盲盒,是疾病不是解药|荔枝时评

2021年12月03日 14:23:46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张丰

  (作者张丰,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继剧本杀之后,年轻人中又开始流行“脱单盲盒”的新奇玩法,有人还把它做成了生意。你花29.9元就可以写一个盲盒,把自己的个人信息写上,商家拿去贩卖。花3元钱,就可以看一个盲盒,上面写着一个陌生人的信息,包括身高、体重、星座等。

  所谓“脱单盲盒”,就是随机(当然要花钱)获得一个异性信息,包括个人微信甚至电话,接下来能否“牵手成功”,就靠个人努力和运气了。

  其实,这并不是新奇事物。成都有一个“脱单便利店”,已经把连锁店开到了全国。十几年前在成都著名酒吧单向街里,电子显示屏就滚动播出俊男靓女的个人信息。当然,那不是找“终身伴侣”,没有人会想在酒吧解决终身大事。

  爱情是年轻人的刚需,也是大家的焦虑所在,聪明人当然看到商机。很多年前,QQ就有漂流瓶功能,你写下一句话扔进互联网信息大海,有可能得到陌生人的回音。在微信出现不久,就开发了一个“摇一摇”功能,会有一个陌生人信息出现在你的手机屏幕上。“陌生人社交”常常是一些社交应用软件最初的噱头,因为它更不确定,更神秘,也更不负责任,能够激发个人最隐秘的欲望。

  现在的“脱单盲盒”,可以看成是以前各种形式的“综合版本”,只不过披上了一个时尚的“盲盒”外衣罢了。“盲盒”这种游戏,本质上贩卖的是一种“随机性”,一种意外和可能性。

  人们购买一个盲盒,最大的惊喜并不在商品本身,而在于拆开盲盒的一瞬。很多人从店里购买了盲盒,带回家之后就不再感兴趣。从最初那声“啊”的惊呼开始,盲盒的魅力就开始下降,很快达到冰点。

  而这和爱情、婚姻,本质上完全矛盾的、不相容的。爱情尽管可能诞生于美妙的一瞬,所谓“一见钟情”,但是经营爱情和婚姻,却需要把“魅力时间”维持得更久。

  “脱单盲盒”的流行,反映出年轻人普遍的社交困境:在现实(同事、同学、朋友)中结交异性、谈情说爱,变得越来越困难,很多人都给自己贴上一种“社恐”的标签。“社恐”这样的描述,不一定是真正的现实,而很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姿态——很多人并不想在爱情上投入过多,“脱单盲盒”在一些人的想象中,就成了一种捷径。

  不管噱头多么靓丽,“脱单盲盒”能给人的,也就是一个陌生人的个人信息而已。爱情、婚姻和个人幸福,不可能通过购买来一次性“解决”。它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当一个人的“个人信息”被反复贩卖时,就很容易受到骚扰。这时候,盲盒就不再“盲”,而是把一个人变成了“透明”状态。

  如果说年轻人的社交困境是一种“疾病”的话,“脱单盲盒”绝不是解药。这种形态,更像是一种症状,直接反映了“疾病”本身。归根结底,爱情和婚姻最需要的是信任世界和他人,是直面周围的“熟人”,是付出自己的真心,而不是从任何一种“盲盒”里购买“奇迹”。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